提起牛肉出口国,人们首先会想起澳大利亚,巴西这类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地广人稀,有大量适合养殖牛羊的天然草场。在世界市场上,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牛肉很有竞争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去年世界最大牛肉出口国的桂冠却被另一个国家摘得。
这个国家,距离我们很近,它就是印度。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资料显示,2018年印度牛肉的出口量达到了400万吨,居全球第一位。看到这样的数据,意外是难免的事。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印度人对待牛是非常尊敬的,他们把牛视为神,对牛礼遇有加。牛可以在大街上四处游荡,神圣不可侵犯,汽车和行人也要给牛让路。另外,印度人还开办了很多“圣牛养老院”,将那些年迈体弱,不能自己觅食的老牛收养起来,一直养到死。那么这样一个爱牛如命的国度,怎么会大量出口牛肉呢?
具体有三个原因,第一,印度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牛。在印度,只有印度教徒才把牛视为圣兽。印度教影响巨大,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仍把牛当成神来看待。印度教徒认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绝不是物质生产活动,而是牛。
印度圣雄甘地也曾说过,对待牛,要像对待母亲一样。不过印度人对待牛的态度,也并非完全一致。在印度13.5亿人口中,约有90%信奉印度教,也就是说,还有10%的印度人不会受到印度教的束缚,没有吃牛和杀牛的心理压力。所以,印度还有大量的人口,可以从事屠宰以及牛肉加工相关工作。
第二,印度法律允许杀牛。印度曾于1955年,立法禁止杀牛,但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度的一些地区解除了相关限制。因为由于长时间的保护,印度的牛养尊处优,到了20世纪末,印度已成为全球牛的存栏量最多的国家。在法律的保护下,这些牛四处闲逛,走起路来,八面威风,从不把公路上来往疾驰的汽车放在眼中。
它们白天逛马路在路边吃草,晚上干脆卧在马路中间睡觉,俨然已经泛滥成灾。可见,牛的数量太多,也给印度带来了很多麻烦,而允许杀牛,也能换取很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如今印度一些开明的邦,已经允许杀牛。只不过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必须持证上岗,没有相关证件杀牛,仍然触犯法律。
第三,印度的牛也分三六九等。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把印度人分成了四个等级,其实印度的牛,也是有等级之分的。在印度,处于第一等级的牛,叫做瘤牛,因颈脊与背脊之间有一肌肉组织隆起而得名。这种牛最像印度教大神的坐骑,因此被印度人称为神牛。在印度,这种牛,最受尊敬,基本不会进入屠宰场。
但其实,瘤牛也是肉用型牛,印度人不吃,不代表其他国家不吃,后来瘤牛传入美国,被改了个名字,叫做婆罗门牛,和第一等的印度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印度其他牛种的地位则梯度下降,比如黄牛和水牛,水牛地位最低,印度出口的牛肉,大部分都是水牛肉。由此可见,印度的牛不仅多,而且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再加上他们吃牛肉比较少,所以成了世界牛肉出口大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0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