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华夏大地非常的不太平,也正因为战争多,所以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将领和战役。在如此多的将领里面,白起无疑是非常特别的一个。他是一位名将,也是秦国人眼中的英雄,但在其他诸侯国的百姓眼里面,包括后世的很多人眼里面,他却是一个屠夫一样的存在。这位名将被人推崇过,也被人憎恨过,最后的下场也非常的悲凉。英雄末路是很容易引人唏嘘的,而白起正好符合了这一点,回望历史,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位名将呢?
他是迁居秦国的楚王后裔,起点很低,好在遇到了伯乐
战国时期的人,有姓也有氏,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战神,他虽然叫白起,可他的姓却是芈。从他的姓上就能看出来,他可能和楚国有关系,其实他就是楚国王室的后人,只不过他的祖上迁居到了秦国,等到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平民,处在社会的底层,想要往上走,特别的艰难,好在他是秦国人,可以通过打仗来晋升自己的阶层。
白起的早年经历,史书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但在他的家乡,却有不少关于他的传闻。据说白起在少年时期就对军事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但他的身边都是农民,所以很多人都在嘲笑他想的太多,但白起没有被这些嘲讽改变,而是继续按着自己的想法生活。这样的白起很像后来的陈胜和三国时期的邓艾,虽然出身底层,却有远大的志向,最终成为了载入史册的大人物。
白起的成名战是伊阙之战,在那之前,关于白起的打仗记录只有一条,那时候的白起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他已经成为了一名左更,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团长,由此可见,他在平时的征战中有多勇猛了。白起之所以能指挥伊阙之战,是因为秦相魏冉的推荐,这个秦相虽然是秦王的亲戚,但因为权力之争,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微妙,所以在推荐白起这件事上,他是担了很大风险的。魏冉发掘了白起这个军事天才,而白起最终也没有让他失望。
从伊阙之战开始,白起走上了战神之路
伊阙之战是当时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在这一战中,白起也明确的表现出了他的作战风格。关于这一战,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韩魏相率,兴兵甚重,君所将之,不能半之”,也就是说,秦国的将士总人数还不到敌军的一半。面对如此明显的强弱对比,白起依然很镇定,他非常冷静的想了一下当时的形势。在他看来,由韩魏组成的敌军人数虽然多,但两国都想保存实力,所以各个击破是最好的战略,而后来的战况也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白起确实是一个军事天才,他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训练,但在面对战争的时候,他总能想到这样那样的应对策略。对于这场战争,白起的结论是“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而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冉冉升起的军事新星。在那之后,白起开始被秦王重用,而他的战场也从秦国慢慢转移到了楚国,在这里,白起开始了他的另一场军事表演。
楚国曾经非常的强大,但架不住后来的楚王不争气,要么目光短浅,要么懦弱无能,等他们想反抗的时候,秦国已经不给他们机会了。在面对楚国这个敌人的时候,白起先是攻打了鄢城,这座城池其实并不好攻,后来,白起想到了水淹的战术。这个方法虽然能取胜,但对百姓来讲,却意味着灾难。鄢城被攻下来之后,白起又率兵去攻打了楚国的都城,他这次使用的策略是破釜沉舟,结果是秦军所向无敌,楚军节节败退。
伐楚之战,白起的战功赫赫,被秦王封为武安君。这时候的白起热血沸腾,就像一架战斗机器一样,只知道打胜仗,却从未考虑过敌国百姓的感受,可以说他用敌国数以万计的生命,为自己铺就了一条晋升之路。就在白起拼杀的时候,秦王也没有闲着,他先是想要人家的玉,后来又被蔺相如羞辱了几句,最后因为上党这个地方,秦昭王决定对赵国动武了。
长平之战到底给白起带来了什么?
秦赵两国发生在长平的那场战争,让白起的军事生涯达到了巅峰。这场战争耗时比较长,除了前期将领的铺垫之外,秦国发起的间谍战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场战争中,白起采用的是诱敌深入的战略,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在处理降兵这件事情上,白起却头疼起来。因为赵国的降兵有四十多万,如果全部收下的话,自己养不起,如果放了的话,那自己打得这场仗就失去了意义,最后他采取了那个让人争论至今的方法。
长平之战到底给白起带来了什么呢?它给白起带来了荣耀,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懊悔。后来,秦军再次攻赵,但白起却是一幅冷眼旁观的态度,等到他在杜邮接到秦王给他的宝剑时,他的心里非常愤怒,但愤怒过后却是平静,因为他想到了长平的降兵,感觉自己早就该以死谢罪了。这个时候的白起,从战神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原来他已经懂得了反思自己,并对因他死去的人产生了愧疚之心。
总结
秦国的崛起之路非常的励志,作为生长在秦国的一份子,白起深刻的感受到了秦国人的勇猛,并将这种尚武的精神刻入了自己的骨子里。他的一生都在为秦国奋斗,但到了顶峰之后,他的悲惨结局也随之而来。白起的结局就像是秦国的一个魔咒,很多秦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都没能逃过去。但白起在结局凄惨之外,不但被很多诸侯国的人憎恨,还成为了后世的争议对象。
白起最荣耀的一面和最被人诟病的一面,都集中在了长平这个地方。该怎么说呢?其实,白起的决策算是一种无奈之举,也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他冷酷的一面。并且,就算叙述再多关于他的事情,那些和他有关的争议还会继续下去,永远没有结论。关于白起,小伙伴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0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