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画家丰子恺曾在一篇名为《吃酒》的散文中提到:他在杭州西湖畔的故居,每日总见一中年人湖边钓虾,每次不多只取三四只而已。
钓够后,便寻一处酒家,点上一斤酒,却不叫菜,取出瓶子来,用钓丝缚住了这三四只虾,拿到酒保烫酒的开水里去一浸,不久取出,虾已经变成红色了。他向酒保要一小碟酱油,就用虾下酒。
文末,丰子恺感慨道:“我看他一只虾要吃很久,由此可知此人是个酒徒。”
第一次听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特别好奇——难道酒徒只喝酒,不爱吃菜吗?
本人表示不信!不信!不信!不信!
川菜
川菜即四川菜,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善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调味品,以麻辣为主,口味很重。
【配酒建议】所以本地人特别习惯饮用口感同样浓郁的——浓香酒、酱香酒。特别是川派浓香中的——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以及本地知名酱香——郎酒。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菜肴掩盖酒味。若是喝清香型的酒,可能品味不到那一番妙趣。
苏菜
苏菜即江苏菜,菜肴特点是浓中带淡,咸中带甜,鲜香酥烂,原汁原汤,口味平和,浓而不腻。它的口感相对来讲没有川酒那么味道重。
【配酒建议】苏菜的口感浓中带有一分精致,就像本地生产的苏派浓香型白酒,清雅绵柔,少了一份泸州老窖那样深厚的窖香,多了一份独属江南细腻。
此处生产的浓香酒——洋河、双沟、高沟、汤沟早已经受当地人味蕾的挑剔,是最好的配酒选择。即不至于风味过于浓烈抢了菜肴风头,又不至于口味清淡压不住席面。
粤菜
粤菜即广东菜,口味清淡,清中求鲜,淡中求美,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材料的原汁原味。
【配酒建议】广州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汁原味,这种菜需要味蕾不受到过多干扰,静心地品尝。所以配酒上选择了比较清爽的米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这种白酒中的微甜又能增加菜肴的咸味,相得益彰。
再加上广州人口感清淡,不爱喝高度酒。所以各种米酒、小曲酒是配餐的最好选择,如——石湾玉冰烧、九江双蒸、红荔红米酒、桂林三花酒都是不错的选择。
鲁菜
鲁菜即山东菜,为我国北方菜之代表,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鲁菜主要以咸鲜为主,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
【配酒建议】鲁菜以精致见长,口味不重,非常值得品鉴。所以最好的搭配必定是同样以工艺见长的清香型白酒。
若是特别精致的宫廷菜肴,必选择清香型的典范——汾酒;若是接地气的平民之菜,就着喝二锅头、老白干也风味别佳;若是饮酒人豪情万丈,喝杯西北之地辛辣独道的西凤酒,则更具逍遥之意。
不由感慨,中国酒与饮食有着莫大的联系!吃什么菜、喝什么酒老祖宗们早已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品鉴方案,这也正是千百年地域经典的风味传承,岂是那些外来洋酒的“乱点鸳鸯谱”胡乱搭配可比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8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