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人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
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02 做事
心至苦,事至盛也。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未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03 做学问
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樽。
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
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
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
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04 观相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05 诗词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
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
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7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