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慧读财经,每天早上第一时间收到早报:
1,一周"补水"超万亿 节后资金面回暖明朗
进入9月下半月,央行又是降准又是开展逆回购交易,一连串的操作释放流动性超万亿元,堪称大手笔。分析人士指出,这恰恰反映出短期流动性面临多重压力,10月初流动性回暖较为确定。对于股债市场而言,资金面短期收紧虽带来阵痛,但之后的回暖也有望创造机会。
2,金融圈薪资比拼:这些公司人均上百万
说起信托行业,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不过从薪资待遇来看,信托行业可以说是妥妥的“高富帅”。从各家信托公司官网披露的2018年年报来看,上海信托人均年薪最高,达118.00万元,其次为爱建信托,平均年薪为101.81万元。作为金融机构里的“老大哥”,银行至今仍是不少毕业生向往的工作。从人均薪酬的平均数来看,上市银行2018年人均薪酬为32.83万元。
3,限额缩水 禁止透支:信用卡涉房交易监管步步升级
在严查信用卡资金流入楼市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交易的管控力度正在步步升级。在农业银行调降信用卡在房地产类商户刷卡限额后,兴业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该行信用卡在四类房地产类商户类别码不得透支交易。
4,金价涨了金条销量却“凉”了 大妈们为啥不跟了?
今年6月以来,国际金价连续上涨,以足金为例,今年年初价格大约每克350元每克左右,现在已经涨到了410元每克以上。面对高位运行的金价,“中国大妈”们现在则转向观望。业内透露,最近三个多月金价上涨,金店里的人流量比以往增多,但是大部分看多买少。
5, 二手房签约量下降,北京楼市难言“金九”
从目前北京9月成交数据看,实在难言“金九”。中原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据北京市住建委披露的二手房网签数量计算,截至22日,9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签约量为7685套,这也是2月以来同期最低点,比2018年同期下跌近四成。从多位地产中介机构人士处了解到,除极个别稀缺项目,目前北京部分总价千万元左右的二手房源存在一定议价空间。
6,机构追逐安全资产 关注高性价比可转债品种
2018年以来债券市场全面走牛,多家机构认为,在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支持下,债牛还有下半场。从具体品种看,利率债、中等评级信用债仍值得关注。此外,随着权益市场的转暖,高性价比可转债品种也成为机构追逐的标的。
7, 私募仓位创新高 百亿私募加仓最猛
从最新一期的融智•股票私募基金仓位指数示意图上可以看到,今年以来股票私募的仓位一路攀升。上周,股票私募们继续加仓,平均仓位达到年内最高值67.48%。尤为积极的是百亿私募们。数据显示,上周百亿股票私募加仓的幅度显著,仓位指数更是飙升至年内高点83.15%,领先行业平均高达15.67个百分点。
8, 南向资金持续抢筹 公募静候港股四季度绝地反击
下半年以来,港股走势波动,但南向资金加大了抄底力度。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南向资金下半年以来净流入港股市场780亿元人民币,超过上半年的623.77亿元人民币,以及2018年全年的671亿元人民币。多家基金公司认为,在南向资金不断流入、港股估值水平处于全球低位,且基本面逐步复苏的大背景下,港股市场有望在今年最后三个月迎来绝地反击。
9, 黄金多头再“发威” 金融属性掩盖基本面光芒
尽管每年的国庆黄金周通常是国内金银消费旺季,但近期国际风云激荡,黄金的金融属性似乎已经掩盖了基本面的光芒。CFTC最新持仓报告显示,截至9月17日当周,黄金非商业净多头寸282599张,较前一周增加4.77%。
10,ETF再迎巨无霸 4只央企创新驱动ETF合计募集406亿份
ETF再迎巨无霸。数据显示,最新成立的4只央企创新驱动ETF募集份额合计达406.87亿份,上市公司股东大手笔股份换购成为重要的助推因素,而这一现象今年以来并不鲜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54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