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市能否继续上涨,看央行的金融数据怎么说

股市能否继续上涨,看央行的金融数据怎么说

本周三,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本年度8月份的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3.55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55.68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32万亿元,同比增长4.8%。当月净投放现金463亿元。

货币供应量方面,可以说是稳中有升。其中流通中货币M0已经连续两个月正增长:

近12个月货币供应量数据表

M1和M2同时在8月份环比也实现了正增长。2018年11月到2019年1月,M0实现了连续三个月的正增长,而随后的股市也实现了连续三个月的猛上涨。回顾今年1季度,上证指数走势是这样的:

2019年初,上证指数走势

本周央行仅仅开展了几笔7天期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本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明细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方式累积投放流动性2300亿元。

这是本周到期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明细表:

本周到期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明细

由于9月7日是周末,到期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会顺延到周一,因此,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方式合计回收流动性2165亿元。

综合可见,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合计净投放流动性135亿元。但是,由于其中1765亿元的额度为去年发放的麻辣粉(MLF中期借贷便利),但取而代之的却是7天期逆回购。但是上周央行宣布了降准,从下周一9月16日开始执行,详情请见:

除了降准,本周央行还干了啥

因此,央行在下周可能会顺便回收这1765亿元的MLF额度,从而和降准形成一定的对冲。

【股票市场】

无论央行干了啥,作为一个职业股票交易员,分析股票一定是从大盘开始:

上证指数日K线

深证成指日K线

在上周末公布的降准消息刺激下,本周一沪深两市顺势高开,但周二周三两天有所回落。周四是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对于那些担心节假日风险的资金在周二周三和周四上午基本已经离场,周四上午下半场大盘就开始回升:

周四上证指数分时图

周四深证成指分时图

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成指,周四的分时图上都是白线在黄线之上,说明大盘股的走势要强于小盘股。再看一组相关度的统计数据:

相关度数据

这是各指数的相对成交量与沪深两市加权平均指数的自9月份以来的相关度数据。大于零为正相关,小于零为负相关。相关度最强的就是创业板和中证1000

类似的结论在上周的文章:

央行降准0.5个点,突然的利好周五大盘有预兆,走势都告诉你了

也有过类似的分析。具体分析思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阅上周的文章。本周股票市场的结论没有很大的变化,选股依然首选中小创及中证1000的个股。以银行、保险、建筑、房地产等为代表的大盘股,在当前这个阶段是干啥的?数据说的很清楚,他们的职责是护盘。也就是大盘要是变不好,他们就放量;大盘如果变好,他们就歇菜。选股的方向用程序化的数据是可以有效的缩小的。至于板块方面,以5G为代表的通信领域,信息相关的计算机、互联网啥的,都是这些高科技类的板块为主导。当下的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是第一驱动力。围绕在第一驱动力附近选股应该不会有大的错误。

做股票,其实很生活。想想日常的生活,手机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时间,而且很多消费都是围绕着手机展开的。汽车又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很多好的上市公司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俩东西来的。人们开着车,拿着手机,停下车来还要再吃点,喝点。如果第一驱动力你不理解,就按照这个思路去选股票,也差不到哪去。

(注:以上内容完全基于个人理解,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金融市场套路深,充满风险,交易风险自担,盈亏自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4629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