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年底美国解除了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自那以后,美国原油出口量急剧增加,主要是页岩油产量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改变,这些页岩油长期受制于管道限制,大量滞留在内陆产区,而随着管道及港湾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后,美国原油净进口已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目前原油出口量维持在350万桶/日,这个出口量远比伊朗目前的产量要高出120万桶/日(伊朗产量最高也仅为380万桶/日,现在下降至230万桶/日)左右。
自从2014年以后,原油一直处于熊市,似乎很难突破80美元/桶的价格并站稳,根本原因仍是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制约了油价的高点。这逼迫OPEC+各国不得不持续处于减产状态中,貌似从2016年年底第一次减产协议开始到现在都在减产,OPEC+是难以停止减产的,因为一旦停止减产,意味增产会导致油价暴跌,这是由于美国出口的这350万桶/日份额已经抢占了全球部分市场,导致OPEC+一直处于割肉妥协状态中。
美国原油出口至印度急速增长,出口至中国断崖式下跌
美国大量的页岩油到底去了哪儿呢?根据EIA数据追踪得到的,美国主要出口国为加拿大及墨西哥,其次则大部分运往亚洲,出口至欧洲的数量并未见大幅增长趋势,仅出口至英国的原油数量有小幅增加。亚洲地区中,出口至中国的原油份额自2018年6月开始呈现断崖式下跌,最高曾达到80万桶/日,2018年年底有过小幅反弹,近期保持平稳维持在16万桶/日左右。出口至印度的数量呈直线上升,今年5月份整体出口量达2100万桶,约为70万桶/日,也就是说出口到印度的占据美国原油总出口量的23%左右。出口至日本及韩国的也在小幅攀升,整体来看,美国的页岩油大部分都去了亚洲地区,主要以印度、日本以及韩国为主,目前看来亚洲地区的原油市场份额已经被美国占据,除了中国以外,中国目前主要原油进口来源主要是以俄罗斯和沙特以及其他多个国家为主。欧洲地区原油供给仍以OPEC及俄罗斯为主。美洲地区主要是轻质原油份额都被美国占据。
美国原油进口持续下降,沙特原油进口减少,加拿大维持稳定
自2010年至现在,美国原油净进口持续下降,目前净进口约为400万桶/日,仍有下降的趋势,主要进口原油仍是以加拿大油砂为主,主要为了美国轻质原油调制成不同产品增加利润。之前一直有进口委内瑞拉的重油,后因为政治因素,委内瑞拉原油进口数量几乎为0。从沙特进口的原油也持续下降,一方面是OPEC减产所致,另一方面美国自身对中东地区原油需求也在持续下降。
美国原油出口主要是通过墨西哥海湾地区,其最大的页岩油产区二叠纪离这里并不远,也有相当多的管道基础设施,之前二叠纪的页岩油多往库欣地区运输,而现在主要是往海湾地区运输,这边随着VLCC以及其他管道和港口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出口仍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特别是今年第三季度200万桶/日的运量提升,势必会给全球原油市场带来一定影响。绿色地区主要以进口加拿大油砂为主。而其他地区进出口均保持平稳。
页岩油平均产能提升,库存井下降代替活跃钻机数下降,维持原油产量继续增长
自从美国页岩油革命爆发之后,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已经上升至1220万桶/日,现在位居全球第一产量水平,近期美国活跃钻机数已经下降为780座左右,而2014年活跃钻机数最高约为1600座,约为现在的两倍。但当时产量水平却仅为950万桶/日。这说明美国单钻井产能有所提升,特别是巴肯和鹰摊两个页岩油产区,巴肯活跃钻机数2014年下降后一直保持稳定,但产量却持续增长,从2014年的400桶/日上涨至现在的1400桶/日。平均产能提高了3.5倍。
鹰摊地区活跃钻机数也保持稳定,但平均产能也已提升至1300桶/日,2016年最高曾达到2000桶/日。这两个地区基本上主需要钻机数保持稳定,并不需要加大活跃钻机数,产量都能够有所提升。而根据贝克休斯的最新数据,近期活跃钻机数持续下降,其实是二叠纪钻机数下降引起,该地区页岩油产量衰减速度快,因此需要持续加大钻机数量。目前平均产量也处于高增长阶段,距离2016年750桶/日的最高平均产能仅一步之遥。
从库存井情况来看,巴肯、鹰摊地区库存井都在下降,钻完井数保持平稳,因此也说明并不需要太多的活跃钻机数就能够维持高增长的产量。从数量上来看,巴肯目前还有700口库存井,鹰摊也有1400多口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油价位于50美金/桶以上时,这块地区的上游并不需要太多的投资也能形成大量的产量。二叠纪库存井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中,近期约为3971口左右,从数量上看,这比其他两大页岩油产区要高的多,这个地区库存井从2014年开始几乎是一直在增长,根本没看到下降的趋势。积攒这么多库存井并不去完井的可能性在于:可能是空井或者少油井,并不能形成工业油流,但这个可能性不太大。二叠纪是公认的最大的页岩油盆地,油层分布层系多,只是很薄而已,但每口井都应该能够有一定的经济利润。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油价太低,完井不划算,这个原因可能性也不太大,因为去年油价曾上涨至80美金/桶,库存井仍没有见到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管道问题,管道设施一直滞后于二叠纪产量提升的水平。这从Miland内陆价差也能够看到,价差在油价上涨较高时最大,而处于低油价时价差最小。因此如果管道打通之后,运费也会随之下降,这样库存井中的原油就能大量释放出来,对全球原油市场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今年第三季度底就有200万桶/日的管道运量提升,一旦全部运输出口,则难以想象油价面临的压力。而OPEC+今年7月份的减产并不如市场预期,仅延长了减产时间,却未加大减产幅度,这部分减产份额已经完全被美国所吞噬。当然近期的地缘政治事件能为油价提供支撑,但这也未必能改变全球原油供需格局。
作者:徐元强;来源: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