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夜夜渐冷的白露节气,一碗「板栗姜枣饮」开启秋冬养生

夜夜渐冷的白露节气,一碗「板栗姜枣饮」开启秋冬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动养皆依季候而运作。2019年,《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推出系列策划 “二十四节气·靓汤”,在汤汤水水中,品尝四季轮转的滋味。

9月8日~9月22日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白露

9月8日是白露节气。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从这一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

白露节气到来代表日夜温差将进一步增大,秋燥也更加明显,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容易发生。

若夜间寒气内侵,也可引起关节疼痛。

下面介绍一道以板栗、大枣、生姜为食材的汤水,有助于散寒、止泻。

板栗姜枣饮

健脾补肾

食材

栗子150克

大枣8枚

生姜15克

做法

1

板栗剥壳取肉

2

每枚切成小块

3

板栗和红枣、生姜一起加水1.5升

4

大火煮开

5

煮开后,文火再煮30分钟即可

养生功效

散寒止泻

板栗姜枣饮。散寒、止泻,适合有脾胃虚寒导致的恶心呕吐、胃脘隐痛、大便溏泄等症状的人。

板栗,中医认为,板栗性温,味咸,入肾、脾、胃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

孙思邈认为,“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他在《千金方·食治》中用板栗治疗“腰脚不遂”等疾病;《名医别录》也认为,板栗“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

板栗食疗用途很广,如江西民间用板栗瘦肉汤治疗气管炎,《本草纲目》也有单次食用二三十枚煨熟的板栗治疗脾肾虚寒型泄泻的记载。

需要提醒的是,板栗食疗价值虽高,但生食难消化,熟食过多容易滞气,因此,老人及小孩单次食用不宜过多。

白露时节

重在防干燥和寒气

传统养生学认为,此时饮食应以“益肾健脾、养阴润燥”为原则,少量多餐,且以温软、甘润食物为主,不可过食生冷、过硬、辛辣等食物,以免肠胃积滞。

可选择芡实、蜜枣、萝卜、葛根、淮山、板栗等药食两用之品制膳。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明显。此时打好三个方面的身体基础,可为冬季到来储备能量。

  • 润燥

面对秋燥,建议大家日常可吃些有润肺、清心降火作用的食物,比如梨、百合、枇杷、银耳等,也可每天煲银耳莲子百合粥喝。

可在早晨和睡前用清水润洗鼻腔,室内和办公场所开加湿器,以保持空气湿润。

  • 防寒

民间有“白露勿露身”的谚语,以防着凉受寒。

早晚温差大时要添加衣被,应注意颈部、脐部、脚部的保暖;春捂秋冻要有限制,体质相对比较弱的老人和儿童,以及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人群,都不适合“秋冻”。

  • 护肾

白露天气变化无常,有肾脏病的人身体调节能力弱,故应格外注意补养肾气。坚持每晚温水泡脚,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泡脚时可同时揉按腰部的肾俞穴。

受访专家

池晓玲

广东省名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教授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朋友圈。

往 期 回 顾

立春丨雨水丨惊蛰丨春分

清明丨谷雨丨立夏丨小满

芒种丨夏至 | 小暑 | 大暑

立秋丨处暑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7163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