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土耳其和希腊的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

土耳其和希腊的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是伊斯坦布尔,第二大城市是首都安卡拉。那么第三大城市呢?答案是位于爱琴海西岸的伊兹密尔。本来土耳其的三大城市之中首都安卡拉深居内陆,而伊斯坦布尔地处内海,只有伊兹密尔直面爱琴海,本来应当是绝佳的出海口。然而爱琴海上几乎所有的岛屿都是属于邻国希腊的,甚至就连像迈伊斯蒂岛这种距欧洲陆地有500多千米之遥、而离亚洲只有10千米左右的岛屿也成为了希腊领土,这样一来希腊等于直接将土耳其封锁在了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进出爱琴海需要看希腊的脸色。土耳其自然对此不满,然而希腊人同样不满——因为在希腊人看来:不要说爱琴海上的岛屿,就连包括伊兹密尔在内的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区也该是希腊的。原来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古希腊城邦曾在地中海沿岸进行过“大殖民”运动——在这一过程中西至西西里岛、高卢、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南部,南临非洲北岸,东及小亚细亚、色雷斯、黑海沿岸等地均有希腊人的殖民城邦。当时不只是爱琴海上的岛屿,如今土耳其西部的几乎整个爱琴海沿岸都是希腊的,而小亚细亚半岛的其他地区处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至于土耳其那时这个民族还没诞生。既然土耳其当时都还不存在,自然也不存在与希腊结怨之说。

希腊和土耳其结怨最早可以追溯到11世纪:尽管此时古希腊早已被罗马征服,但在罗马帝国分裂后延续下来的东部拜占庭帝国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希腊化国家。尽管拜占庭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延续一直以罗马作为自己的正式国号,但由于相比罗马帝国时代失去了对西地中海领土的控制后拜占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希腊化的国家: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中心正位于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事实上拜占庭城正是古希腊人最先创建的,而拜占庭帝国的官方语言则被确定为改良后的希腊语,宗教信仰为希腊正教(东正教)。因此当时的希腊人可谓是拜占庭帝国的核心族群。从公元11世纪开始高度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不断遭受塞尔柱突厥人的进攻,希腊人开始同突厥系民族交恶。不过尽管土耳其属于突厥系民族,但在严格意义上塞尔柱突厥人和今天的土耳其到底有多少亲缘关系目前还属于有争议之事,不过既然土耳其为树立民族自信而把历史上的突厥系帝国都认为自己的祖先,那么这笔账也就很自然地算到了土耳其的头上并且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矛盾还在不断日积月累着。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23岁的君主穆罕默德二世率领下攻克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拥有千年国运的拜占庭帝国就此灭亡,从此希腊人就开始处于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希腊人自然不甘心接受和自己的语言、宗教完全不同的土耳其人的统治,但在奥斯曼帝国全盛时期他们是无力反抗的。进入19世纪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西欧列强和沙皇俄国的打击下彻底沦为“西亚病夫”,这令希腊人看到了争取民族独立的希望,于是旨在争取希腊独立的秘密组织“友谊社”在乌克兰的敖德萨成立了。1821年3月25日希腊爆发反土耳其的独立战争,希腊独立革命的火焰迅速蔓延到全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镇压希腊独立运动的过程中攻占了希俄斯岛并在岛上制造了大屠杀事件——在这次屠杀事件中大约45000名希腊岛民被绞死 、被宰割、被断食断水或被拷打至死,另有 50000希腊人被卖为奴隶、23000人被放逐。大屠杀不仅无助于平息希腊人的独立意识,反而更进一步刺激了希腊人坚定了独立信念。1929年希腊人在英、法、俄三国的帮助下战胜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了独立的希腊第一共和国。在1832年的伦敦会议上英、法、俄三国指派年仅十七岁的奥托王子成为希腊的第一位君主,希腊希腊第一共和国转型成为希腊王国。

希腊的独立对同样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下的其他巴尔干半岛国家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1878年3月3日保加利亚独立,同年塞尔维亚在俄国的协助下获得完全的独立。然而此时土耳其仍控制着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大片领土和属地:阿尔巴尼亚还没有取得独立;马其顿、色雷斯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族裔还受到土耳其的政治迫害、经济压榨和文化排挤。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签订反土同盟条约。5月希腊和保加利亚订立盟约,黑山也在8月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巴尔干国家的反土同盟。1912年10月8日黑山率先向土耳其宣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三国相继在17、18日向土耳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土耳其军队撤出巴尔干。土耳其拒绝了这一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三国随即对土耳其正式开战。在战争过程中希腊海军封锁了土耳其海军的达达尼尔海峡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岛屿的战役。战争结束后希腊取得了原属土耳其的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以及爱琴海上原属土耳其的所有岛屿,就连像迈伊斯蒂岛这种距欧洲陆地有500多千米之遥、而离亚洲只有10千米左右的岛屿也成为了希腊领土,这样一来希腊等于直接将土耳其封锁在了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进出爱琴海从此需要看希腊的脸色。至此土耳其的欧洲领土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附近的一小块。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的独立在这些国家看来是追求民族独立自由与尊严的正义之举,然而有着强烈大国情结的土耳其却将其视为奥斯曼帝国崩溃的前兆,是土耳其历史上遭遇的重大失败,而率先独立的希腊自然也就被土耳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一战中土耳其和希腊分别于1914年10月29日和1916年11年27日各自加入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作战。在一战中希腊的参战目标是获得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等地,英法则承诺将希腊族为主体的塞浦路斯归还希腊。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式向协约国集团投降,次年2月8日协约国军队正式进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开始对该城实行军事占领。城中的希腊族居民打出希腊国旗,要求将伊斯坦布尔这个充满伊斯兰风格的名字改回拜占庭帝国时代的君士坦丁堡,把圣索菲亚清真寺恢复成为希腊正教的教堂。5月15日希腊军队在当地希腊族裔居民的支持下进入了爱琴海东岸的奥斯曼土耳其第三大城市士麦拿(今土耳其共和国伊兹密尔)。希腊正式将构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横跨爱琴海两岸的新拜占庭帝国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意味着土耳其不仅将失去所有欧洲领土,甚至也将失去爱琴海东岸一部分小亚细亚领土。然而在向小亚细亚腹地推进过程中的希腊人在1921年的萨卡里亚战役中被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国民军击败,“新拜占庭帝国”的伟大理想就此化为泡影。尽管如此希腊人始终坚持认为1919年至1921年希腊在小亚细亚的军事行动并非占领入侵行为,而是收复失地。

1960年8月16日塞浦路斯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塞浦路斯是一个以希腊族裔为主体的国家,而土耳其后裔则是该国的第二大族裔,双方经协商成立了联合政府:希族人任总统,土族人任副总统。然而在1963年两族爆发了武装冲突。1967年土族宣布另立“行政当局”。1974年7月希腊军人集团出兵帮助塞浦路斯的希腊族,土耳其随即也出兵塞浦路斯支持当地的土族。在战争过程中土耳其占领了塞浦路斯北部37%的领土并将土族居民全部北移。与此同时在战争中约有18万希族人南迁,由此引发了难民问题及失踪人员问题。此后塞浦路斯共和国长期处于南北分裂状态。1975年2月土族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选举登克塔什为“总统”。1983年11月15日“塞浦路斯土族邦”正式升级成为“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这遭到了希族人为主体的塞浦路斯中央政府的抵制,以致于迄今为止除土耳其外再无任何国家承认“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就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希腊和塞浦路斯中央政府在土耳其加入欧盟一事上始终持反对立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4490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