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亡父托梦,女儿追凶25年:仇恨蒙蔽了心灵,也淹没了自我

亡父托梦,女儿追凶25年:仇恨蒙蔽了心灵,也淹没了自我

近日,一则杀父凶手逃亡25年,两个姐妹接力亡母为父追凶的新闻,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案件留有很多疑点,警方呼吁凶手自首。

25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并不短暂。有网友这样评论:

“虽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二女一辈子这么艰辛,不是其亡父想见到的。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解决。”

“有时候,放下仇恨,重新开始,会不会是个更好的选择呢?”

因凶杀案而命运坎坷的姐妹

父母相继离世,杀父凶手仍外逃

张国恒凶杀案的目击者张锡斌回忆道:当年,他和张国恒在水井取水灌溉农田时,张国恒与张登攀的父亲张西卓发生冲突,张登攀持杀猪刀赶来刺伤张国恒,并致其死亡。此时,一双女儿张阿丽和张阿琴分别只有11岁和9岁。

杀人后,张登攀逃离现场至今未落网。随后,其妻子邹茂英带着小女儿追凶,不料邹茂英因车祸去世。

张国恒夫妻生前照

无家可依,姐妹接力亡母为父寻凶

父母双亡的张氏姐妹做着同样的梦,“打着领结穿着白衬衫的父亲喊冤,恳求女儿寻凶”。

父母双亡后,张氏姐妹没有了依靠。经双亲家属会议决定,张氏姐妹由其舅舅抚养。在张阿丽考上慈利三中高中部就读高一时,舅舅说经济压力太大,姐妹俩只能送一个上大学。张阿丽觉得妹妹成绩比自己好,她提出外出打工,将读书的机会留给了妹妹。

学习成绩好的张阿琴读高一时,舅舅再次表示经济压力大并被要求从其家中搬离,在叔叔伯伯凑钱读到高一下学期后,张阿琴在亲人们的劝阻中还是决定辍学务工。对家乡感到失望的张阿丽,带着妹妹到广东东莞打工。

张阿丽、张阿琴姐妹

张阿丽姐妹

2002年夏天,老家的伯伯传来消息,张登攀可能在新疆乌鲁木齐。姐妹两马上辞去了工作,赶去乌鲁木齐。初到乌鲁木齐,姐妹俩选择了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摆地摊补贴生活,她们认为,人流量大的地方,有希望碰到张登攀。

张阿琴说,在乌鲁木齐时,一个月只有300多元。她们舍不得吃穿,可为了获得张登攀的信息,她们却肯花钱,给人买烟,请人吃饭。

三年后,大伯又传来消息,张登攀可能在四川成都的建筑工地上。

姐妹俩离开乌鲁木齐,刚到成都时已身无分文,只好做起派发传单的兼职,晚上睡在公园的石凳上。

成都寻找两年无果,老家再次消息传来,称张登攀在东莞一家毛织厂打工。

姐妹俩于2007年再度来到东莞,在毛织厂上下班时,她俩就守在厂门外。守了一个星期无果后,她们在毛织厂附近的餐馆打工,幻想着有一日张登攀能走进餐馆吃饭。

25年追凶终成空

从案发到现在已经整整25年。姐妹俩寻遍三省,没能找到张登攀。这么多年了,张登攀如同石沉大海一样,无影无踪。是什么支撑姐妹俩持续如此之久的追凶,而不放弃呢?

张阿丽姐妹父母双亡之后,由其舅舅抚养。可舅舅以经济压力大为由先后赶走姐妹二人。就这样,姐妹二人失去了在这世上的所有依靠,只剩下一件事可以做——追凶。将杀害自己父亲,将原本幸福美满家庭给摧毁的凶手绳之以法,成为了她俩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甚至是值得付出自己生命的最高目标。

在常年的追凶过程中,她们越来越痛恨凶手。因为她们的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都用在了追凶上,倘若没有一个结果,对于姐妹的心理上而言肯定充满不甘和怨恨。

两姐妹来到父亲坟前祭拜

仇恨导致行为偏激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会经历一些不尽人意的事。这时有的人就会产生怨念,怨念再进一步就是仇恨了。心中时刻都会想着去报复,久而久之心灵就会产生一种扭曲。带着仇恨的脑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偏激的。

如何消除仇恨

(1)平静自己的心灵。俗话说得好,生活是面镜子,当你对它笑的时候,它也在对你笑。如果某人一直带着仇恨心理去面对生活,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众叛亲离、一事无成。这时,我们需要平静自己的心灵,不要被仇恨蒙蔽双眼。多去听一些缓和动听的轻音乐,或者看喜剧电影,增加快乐、改善情绪。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要多冷静地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哪里需要改正,而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自己的不足。试着站在其他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许就会少一些抱怨别人的错误,也不会那么容易对别人产生敌意,怀有仇恨了。

(2)自我提升。当一个人的修养越高,他的心胸就越豁达,越宽广,烦恼越少,不会容易计较得失。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我提升之时,也会帮助我们暂时放下仇恨,淡忘自我以外的事情。

(3)接受他人道歉。当他人诚心诚意道歉的时候,就尝试接受它。接受道歉,并不就意味着自己的软弱,也不意味着承认对方。如果继续抓着对方的错不放,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那么即便时间过往,心里也过不去那个坎。其实一直记着对方对自己的伤害,自己也不能开心。

(4)时间淡化一切。时间浩浩汤汤,再大的仇恨随着时间的流失都会被淡化,慢慢忘记。随着岁月的流转,阅历的增长,我们不再是当初的我们,看待问题的态度也会更加成熟。当时的恨,放到以后可能只是一时的气愤罢了。

别让仇恨成了唯一的信念

姐妹二人为了追凶错过了读书的机会,整个青春年华都用在了追凶的路上。仔细想想这样值吗?显然是不值的,毕竟为一个恨的人搭上自己的青春年华,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所以,放下仇恨吧,其实人生还能有更多的选择,我们还有许多的可能。就像姐妹二人如果继续读书,或者安心的工作,人生可能会更加丰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我想父母泉下有知,他们也希望女儿们能够放下仇恨,放下那份执念,去活出自己的幸福美满。

文/燕园心理团队


你对这个事件怎么看?

你对他人有过仇恨心理吗?

▷私信我,获取9.9元专属你的心理测评

婚姻心理咨询中心_婚姻情感心理咨询_北京婚姻情感心理咨询-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251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