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件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就是以食为天的人类口中由黄玉米面馍向白面馍转变的过程,我感觉就像看惯了黑白电视一下子猛的向彩电过度的阶段。那滋味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所难以描绘的。
金黄的玉米面馍,口感粗糙,确实有点难以下咽,但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也是小日本吃高粱米,没法儿的事儿啊。庄稼人,天是爹,地是娘,只能如此了。话又说回来了,那总比一九四二年啃树皮强得多吧。
要说玉米搦成黄疙瘩,在锅里煮成粥,那是最美味最爽口不过了。可惜,我许多年都没有尝过了。
我在几十年的人生履历中,往往有这样的体验,饥饿的时候,吃啥啥香,狼吞虎咽,细想,这种滋味是真金不换的。
80年代前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有了白花花的小麦面馍,嚼上一口喷香的大白面馍,感觉特别细腻柔滑爽口啊。小时候,躺在床上,嚼着白面馍,馍渣儿渣儿掉在单子上,扎着膀子,用手扒拉扒拉,继续吃,那就是我儿时的美食,儿时的一大享受。直至今天,我对白蒸馍还是情有独钟,吃不烦。
90年代,在单位,早晚糖糕、油条、烧饼成了家常便饭,中餐便是大米、捞面。吃蒸馍的倒是一些老年人的“专利”,尽管啥也不缺了。此时,我们乡下的农民生活也大为改观。
2000年前后,吃个野菜,喝碗糊涂面条倒稀罕不得了了。
如今,鸡蛋、蛋糕、牛奶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寻常百姓也过成了神仙的日子,真想不到啊……
现在经常看到有些年轻人,不吃这不吃那,白蒸馍咬几口,就扔掉,真是让人费解。说句老实话,有时候,我觉得蒸馍比牛肉还好吃,最起码它不伤胃口啊。
虽说黄玉米面馍不太上口,可现在的人还真能,把玉米直接做成脆酥香的玉米食品,还有爆米花,闭上眼睛想了,生活真是越来越美了!
不过,每当我嚼起白蒸馍的时候,一种久违的情愫总会涌上心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1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