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城太守
三国故事公众号的读者大家好:
小说中的诸葛亮呼风唤雨、神机妙算,一出山就火烧博望,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刘备凡事都要问一句:军师意下如何?
然而按照正史上记载,诸葛亮追随刘备后更多的是留守后方。
刘备诸葛亮
他虽然先后任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但是始终没有亲自到前线作战。也就是说:在北伐之前,他没有什么独立带兵作战的经验和机会。
纵观刘备几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入川带的是庞统,攻汉中带的是法正,后来战东吴干脆亲自上阵指挥。
就连前期攻打荆州南部四郡,那也是刘备托周瑜的福,把曹操赶走了,然后按照马良的计谋,让关羽张飞带兵拿下的。史书上并没有诸葛亮指挥作战的记载。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领兵打仗为何从来不带诸葛亮呢?
是不够信任诸葛亮吗?显然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谓如鱼得水,况且刘备最后还托孤诸葛亮。
据《三国志》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此外,另外一段记载是这样的:“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诸葛亮虽然任军师中郎将,但是主要任务却不是带兵打仗,而是处理军政要务、发展经济、搞后勤。
就跟我们现在玩的星际战霸和魔兽争霸游戏一样,造兵固然重要,但是后方的矿才是根本。一旦断了矿,等于是断了兵源、断了补给。任你计谋有多秒、操作有多好,对手平A就能把你耗死。
《三国志》也说:先主复领益州牧,以法正为谋主,诸葛亮为肱骨,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
也就是说:出谋划策的是法正,处理军政的是诸葛亮,攻城略地的是关羽张飞马超。
我们看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这一点,刘备当然能看出来。
刘备识人入木三分,且擅于用人,用人所长,避人所短,所以让诸葛亮留守后方,而非到前线作战指挥。这是其一。
诸葛亮刘备
另外关于关于刘备打仗为何不带诸葛亮,毛主席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诸葛一生唯谨慎。
做事谨慎其实没什么不好,不过攻城略地往往需要出奇制胜,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
诸葛亮谨慎的性格比较适合防守,毕竟防守是需要做到万无一失的。
所以后来刘备进攻东吴,即使庞统、法正都不在了,刘备也依然不带诸葛亮出征,而是让他镇守成都,他宁愿带着黄权。
《三国演义》中说是因为诸葛亮不同意刘备东征,并且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为官,所以刘备不带诸葛亮。
说白了,罗贯中也不能改变夷陵之战的结果,按照诸葛亮在演义中的完美设定,一向是用兵如神,如果让诸葛亮前去,打了个败仗回来,岂不有损诸葛亮高大上的形象。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让诸葛亮保持神坛,又不篡改历史结果呢?没错,那就是让诸葛亮待闺家中,让刘备自己作死去。况且在历史上诸葛亮本来就没去。
写在最后:喜欢三国和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三国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兴趣的可以订阅一发,多谢支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9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