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SH)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7.73亿元,同比增长2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17.62万元,同比下降78.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8339.6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33元。
上半年,公司造船业务承接新船订单7艘/53.90万载重吨。修船业务上,中船澄西承接合同金额8.7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8.46%。动力业务上,沪东重机上半年承接柴油机84台/196.40万马力,功率数完成年计划的47.90%。机电设备业务上,公司承接机电设备合同金额8.93亿元。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柴油机总装试车车间
至6月底,公司累计手持造船订单76艘/1103.66万载重吨,累计手持修船合同金额4.70亿元;累计手持柴油机订单181台/313.31万马力。
上半年,公司完工交付船舶21艘/333.00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55.68%;完成修船109艘/5.73亿元,产值完成年计划的78.52%;柴油机完工93台/185.34万马力,功率数完成年计划的48.41%,实现机电设备产值6.00亿元。
重点产品方面,外高桥造船40万吨VLOC、109.9K油轮、CJ50自升式平台、中船澄西8.2万吨散货船成功交付,沪东重机W7X62B主机顺利通过型式认可试验、承制的沪东中华长兴造船厂区VOCs治理项目成功交付。
下半年,新船建造方面,要稳步推进主建船型定位工作,全力做好主建船型项目的市场营销,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突出优势,围绕好望角型散货船、VLCC、阿芙拉/苏伊士型油轮、超大型箱船,沥青船、化学品船等主力船型,确保传统品牌强势地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驱动继续引领民船市场,同时加快主建和拓展船型承接,坚持“三位一体”方针,持续加大主建船型批量经营接单,扩大市场份额;逐步介入国际海事新规范规则制订更新,从被动适应向提前预判、参与制定、主导制定转变,抢占行业话语权。
修船方面,面对生产资源紧张的局面,要紧盯年度目标,调整营销策略,要有选择性承接油轮、LPG船、化学品船等高附加值、高产值的优质订单,全力承接转运改装、自卸船、橙汁船改装等项目。
动力业务要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低速机动力集成打包业务,继续扩大集成业务范畴,力推四机一炉等项目的订单突破,持续提升承接订单总量,促进单机经济增加值总量提升,全力实现公司年度任务目标。
8月14日,公司披露了调整后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按照计划,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将持有江南造船100%股权、外高桥造船100%股权、中船澄西100%股权及黄埔文冲控制权、广船国际控制权。
2016年,国家提出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鼓励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强企业资本实力,防范企业债务风险。此次资产重组是中船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重组后,中国船舶在资产规模、收入规模、产品布局等各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将新增军用船舶造修相关业务,业务范围扩展、协同性加强,进一步强化公司作为中船集团旗下船舶海工业务上市平台的定位,完善公司造修船板块布局,发挥船海业务的协同效应,推动船海产业做强做优,提升和发展公司的核心优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4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