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七年,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席卷了全国,除了翟让领导的著名的瓦岗军,这其中还有一只农民起义军,领导者名叫窦建德。他不但为推翻隋朝做出贡献,还建立了一个短暂的国家:夏国。
窦建德本是一个普通农民,可他心肠好,乐于助人。平时邻里乡亲有困难,他都会帮忙。比如有一次,有一个老乡家里死了人。可是因为家庭贫穷,这却连安葬家人的钱都拿不出。窦建德知道了这件事,就决定把自己正在耕地的牛送给那位老乡,让他把牛卖掉,再去安葬家人。
那个老乡自然是非常感激他。这件事传开以后,乡里人都对窦建德的义举称赞不已。全乡人都很敬重他,在窦建德的父亲去世时,前去送葬的队伍就有一千多人。
当时的渤海蓨县,也出现了一支起义队伍。首领名叫高士达,召集了一千多人。队伍一路烧杀抢夺,到了漳南县。
高士达听说这是窦建德的家乡,他对窦建德很是敬佩。便命令军队不得骚扰这里的百姓。
正是由于这个决定,也才让窦建德开始了有了反隋的决心。官府怀疑高士达和窦建德必然有勾结,否则为什么会放过窦建德。就以此为由杀了窦建德的全家。
窦建德知道他全家已被杀光后,就带着他手下的两百人逃跑,投靠了高士达。
投靠高士达以后,队伍发展很快。逐渐发展到一万多人。窦建德是个热心人,他往往拿出身上的所有财物接济别人,跟士卒一样吃苦耐劳,和他们同吃同睡,所以士兵都愿意为他拼命。
时间长了,窦建德受到官兵们的一致爱戴和拥护。高士达看到以后,自知自己的威望已经比不过窦建德。便把义军的管理权交给了窦建德。
窦建德带兵打仗很有一套。他不负众望,队伍再一次扩大,让朝廷感觉到了威胁。
隋炀帝派杨义臣率领一万多人前来攻打窦建德的义军。此时隋军的士气正旺,窦建德认为他们的锐气是不可抵挡的,决定带着军队避开他们,拖他几个月,等杨义臣的军队疲劳,再乘机打他个猝不及防,可以夺取胜利。
然而高士达不听他的意见,自己率领队伍迎战杨义臣,结果,杨义臣大败高士达,高士达也被杀。
杨义臣根本没有把窦建德放在眼里。他觉得打败一个区区窦建德不是什么难事。
窦建德办理好高士达的丧事。又招集了逃散的士兵,队伍逐渐聚拢起来,窦建德从此自称将军。
窦建德抓到隋朝官员决定不再杀掉,而是放过他们,或者任用他们。收服人心,此后隋朝的地方官员逐渐被他争取过来,纷纷献城投降,军队气势更加兴旺,队伍发展到十多万人。
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在河间、乐寿两县的交界处设立祭坛举行典礼,自称长乐王,
第二年(618年)冬至那天,窦建德在金城宫召见文武官员,有人建议说“:古时夏禹亲受符命,上天赐给玄王圭。现在吉兆跟夏禹一样,应当称为夏国。”窦建德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窦建德自称夏王,建立夏国。
注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