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清政府丧权辱国、屈膝投降,西方列强强行通商租地,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幻想在不触动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前提下,通过改良,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康有为图像)
在当时的朝廷中,以慈禧为首的一派,被称为后党;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一派被称为帝党,而且,两派争权激烈。光绪在登基时只有5岁,现在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慈禧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只有“撤帘归政”,由光绪亲政。但事实上,朝廷军政人事大权还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光绪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有职无权。事实是,朝廷有实权的人物都依附于慈禧太后,站在皇帝这边的只有师傅翁同龢,这就是说,皇帝是“光杆司令”。但各有打算,改良派想利用皇帝的权力推行变法;而皇帝则想通过新生力量变法以摆脱慈禧太后的束缚,从而掌握实权。
(光绪帝图像)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1896)年,光绪帝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委以变法重任。康有为又举荐了内阁候补侍郎杨锐、刑部候补主事刘光弟、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从6月21日到9月11日,通过光绪帝颁发了许多废旧立新的法令。
在变法前,光绪曾请示过慈禧,慈禧说:“变法并不是什么大事,但不要违背祖制,更不要损害满族人的利益,否则,不可施行。另外,翁同龢这个人不可用,应将他罢免。”翁同龢是光绪帝唯一的亲信大臣,也是与维新派起桥梁作用的人,罢免他等于失去了支柱。
在变法期间,有守旧官僚向慈禧告状,慈禧曾当面训斥阻止变法的人,不光这样,慈禧还让身边的人告诉光绪帝:“太后不干涉皇上所办的事。”但这是慈禧玩的一个阴谋,她在等待机会,等变法激起矛盾后,她才能连同皇帝一起端掉。罢掉翁同龢的官职光绪知道是怀塔布与许应骙进的谗言,所以,光绪帝就将他们免职了,这了不得了,这两人哭哭啼啼去找慈禧太后,要求老佛爷重新执政。还有大太监李莲英,他知道变法也会变到自己头上,所以,他也在慈禧面前哭诉变法不得人心的种种不是。慈禧认为时机成熟了,她以光绪帝的名义宣布10月19日在天津大阅兵,利用荣禄的军队发动政变,胁迫光绪帝退位。光绪帝得到音讯后,不甘心这样,经和康有为等人商议,派谭嗣同9月18日深夜去找袁世凯,利用袁世凯的部队在天津阅兵时反慈禧政变。袁世凯当面答应了谭嗣同的要求,而且还咬牙切齿的说:“杀荣禄如同杀一条狗。”但这个小人转身立即向荣禄告了密,荣禄连夜进京将情况向慈禧作了汇报。先下手为强,慈禧太后,这个26岁就掌权的寡妇,9月21日凌晨,由颐和园回到宫里举行政变,先一步将光绪帝幽禁在西苍湖的一个小岛上。又下令逮捕了杨深秀、谭嗣同、杨锐等共六人,不久,就将他们处死,史称“戊戌六君子”。还有那些支持变法的官员也被革职、监禁或充军,同时,废除了所有新法令,恢复了被废除的旧体制。至此,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即失败。
这次变法失败首先是遇到了一个强势的慈禧太后和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维新派选错了对象,仅幻想靠一个无权的皇帝和几个西方势力的支持来实现变法,也无视人民大众的力量,这就决定了变法是必然失败的,也证明了改良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看官以为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2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