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伯通,山西洪洞县人,明成祖朱棣时期曾任原武县令(今河南省原阳县人)。明永乐二年奉诏迁于今河北省邢台市,现邢台市桥西区东由留村有其墓地和路氏祠堂一座,当地路氏奉其为初代先祖。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路伯通巧断瓜田被人恶意破坏案。案件虽小但路伯通断案的智慧令人叹服。
某天一个叫娄以济的人前往县衙击鼓鸣冤,他家世代种瓜为生,全家的衣食住行全靠种瓜所得。就在昨晚,他家的瓜苗在即将结果前被人全部锄断。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全部付诸东流,娄以济前往县衙请路伯通主持公道。
明朝官员服饰
路伯通接到报案后感觉无从下手,这类案件既没有当场抓获作恶之人,也没有任何证据。要想破案可以说难上加难。路伯通看着瓜农孤苦无助哭诉的样子,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查明此案,还瓜农一个公道。
路伯通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到破解此案的关键。他即刻召来最精干的四个衙役,让他们到瓜农所在村庄中去。以县官要修理道路迎接上司检查的名义,找村民借锄头。为了便于日后归还锄头,他让各家把姓名写在了锄头上。衙役们虽然不知道为何路伯通要这么做,但还是按照命令前往。
明代官差
不到半日的工夫,村中的锄头全部被借到了县衙。看到锄头全摆在了面前,路伯通对娄以济说道:"锄断瓜苗必须要用锄头。而瓜藤味道是苦的,用锄头锄断大片的瓜苗,锄头必然带着苦味。现在你可以用舌头尝下锄头,有苦味的那个就是锄断你瓜藤的锄头"。
娄以济按照路伯通的要求将锄头全部尝了一遍,其中有一把有苦味。这把锄头上写着刁启寅的名字。看到刁启寅的姓名,娄以济说起了他俩之间的恩怨。刁启寅是他的邻居,曾经刁启寅家的猪跑到自家的瓜田里面糟践瓜果,被娄以济打死。自此以后刁启寅对他怀恨在心,两家断了往来。
有了证物还有了作案动机,这个案子基本就已经告破了。路伯通传唤了刁启寅,不出所料刁启寅矢口否认自己和锄断瓜苗有任何关系。路伯通对他说道:"你不想想,我一个县令想要开道还需要向你借锄头?我是找个借口收缴你们的锄头罢了。瓜藤味道是苦的,现在只有你的锄头有苦味。你若不信可以自己舔舔看,再看看其他人的锄头有没有苦味"。刁启寅听到这些后再也无法掩饰,俯首认罪。
明代各类人的服饰
路伯通最终判决如下:刁启寅心肠狭小,害人而不利己,于情于理都不能容。判定刁启寅赔偿瓜农娄以济一年瓜果所得,仗击一百以儆效尤。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名官能吏数不胜数。能记入史书的甚至可以说千里挑一或者万里挑一。正史中只记录了对历朝历代或者社会进步有推动作用的"大人物"。可历史正是这些不会被记入史书的"小人物"们日常的言行举止。
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维持人间的正义,惩戒世间的邪恶。看似鸡毛蒜皮的小案,却是和老百姓的利益切身相关。正是这群几乎被湮没在历史中的"小人物",维护着一个个太平盛世。
我是专注于古代案件,历史资料和文献解读的@冷眼藏匿。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的真相。
参考资料《疑狱集》
笔者的同类作品,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
唐代奇案:出殡队伍停下来休息,官员观察后发现棺材里藏着罪恶
满清奇案:乞丐死后居然冒出妻儿,无财可图的他们到底为了什么?
古代奇案:强盗作案后销声匿迹,为何一张告示就能让其投案自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1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