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西域主要国家的分布图
班超
01.牛人班超的一家,说是东汉最著名的家庭也不为过。
西汉的越骑校尉班况在汉武帝后期出击匈奴的过程中,多次驰骋疆场,建立过汗马功劳。
但他的战场功劳远不如他生下小孩的功劳大。
班况共生有三男一女,4个儿女都有上乘表现:
1.老大班伯,是一位精通《诗》、《书》、《论语》的学者,曾数次出使匈奴,后为定襄太守,郡中称为神明。
班伯
2.老二班施,官拜谏大夫,以博学有俊才深受皇帝器重。
3.老三班稚,以方直自守见称,终官延陵郎。
4.女儿就是著名的才女班婕妤。婕妤是汉代后宫嫔妃的称号,班婕妤与汉成帝不仅是夫妻,因为她博学多才,更是与成帝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即便后来成帝有了赵飞燕,但他对班婕妤仍然爱护有加。
汉成帝妃班婕妤
老三班稚生班彪,班彪是东汉出了名的大学问家,班彪又生班固、班超和班昭。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汉书》。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在西域数十年,为大汉打下了一块大大的疆土。
班超的妹妹叫班昭,又一枚妥妥的才女,她为哥哥班固续写《汉书》,自己也有作品留世,现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这一家人能文能武,个个都是大学问家,是不是很厉害?
班彪、班固、班昭合称“三班”,是东汉的三个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班彪
班固
班昭
02.班超不甘平庸,投笔从戎。
长大了的班超一开始是跟着著名的作家哥哥班固,给他做一些作抄抄写写工作。可是班超和班固兄弟两的性格不同,班超不愿老伏在案头上写东西。
有一天,当他听到匈奴骚扰边境时,他再也抄写不下去了,扔掉手中的笔,慷慨激昂地说:“男子汉应该像张骞那样到塞外立功,怎么能老死在笔砚之间呢?”“投笔从戎”的成语中就是这么来的。
乱世之时,男子就应该投笔从戎
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回敬他们说:“小子们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
西汉灭亡后,匈奴趁王莽之乱、两汉交替中原王朝无力西顾之机,控制西域各国,屡次进犯汉朝的河西地区。
于是班超就参加了军队,开始抗击匈奴。
一开始班超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就斩俘很多敌人。
03.出使西域,不辱使命,建立不朽的千秋功业。
[1]初使鄯善国,诛杀匈奴使者,稳定鄯善与大汉的关系。
大将军窦固很赏识班超的军事才干,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就派班超出使西域,目的就了解和牵制匈奴在西域的活动。
班超率领三十六名部下向西域进发,先到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国。
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国,是离汉朝比较近的一个西域小国
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了。班超凭着自己的军事上的敏感,估计必有原因。
于是,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匈奴使来了这么多天了,现在在哪里?”
因为事发突然,负责接待的人反应不过来,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
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约定晚上击杀匈奴使者。
当天天刚黑,班超率领将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时天刮大风,班超命令十个人放火,10个人就猛敲战鼓,大声呐喊,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
匈奴人乱作一团,逃遁无门,班超亲手击杀了三个匈奴人,其它人也杀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匈奴人都葬身火海。
第二天,班超请来了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汉朝作质子。
班超完成使命率众回都,把情况作了汇报,窦固大喜,上表奏明班超出使经过和所取得的成就,并请皇帝选派使者再度出使西域。
皇帝很欣赏班超的勇敢和韬略,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就升班超为军司马,再次出使西域。
[2]再次出使,驱逐匈奴势力,稳定与于阗、疏勒的关系。
班超不久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国。
当时,于阗王广德刚攻破莎车(今新疆莎车)国,在南疆一带势力很大,匈奴人派使者驻在于阗,名为监护其国,实际上掌握着该国的大权。
班超到于阗后,于阗王对他既不礼貌、言语也很冷淡。不仅如此,于阗王还派人向班超索要班超的名马用来祭祀。
等到神巫来牵马时,班超二话不说一剑将他杀死,并把首级送还于阗王。
于阗王早就听说过班超在鄯善国诛杀匈奴使者的作为,颇为惶恐,当即下令杀死匈奴使者,归附了汉王朝。
当时,西域另一个国家龟兹国国王倚仗匈奴的势力在北疆肆行无忌。他派兵攻破疏勒国,杀死国王,疏勒国实际掌握在龟兹人手中。
班超于是带手下人从小道向疏勒国进发。
班超宣布另立原来被杀掉的疏勒国君的侄儿叫“忠”的当国王,疏勒平定。
至此,班超两次出使,凭借智勇,已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王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
[3]不惧个人安危,留守西域,守护大汉边疆,经年征战,西域五十余国全部归降汉朝。
西域各国位置图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焉耆国乘汉王朝大丧的机会,围攻西域都护,杀死了都护陈睦。而龟兹、姑墨等国也屡屡发兵,进攻疏勒。
班超跟疏勒王忠互为犄角,首尾呼应,虽然势单力孤,但仍据守了一年多。
汉章帝即位后,朝廷认为陈睦已死,担心班超独处边陲,难以支持,就下诏命班超回国。
班超要回汉朝了,疏勒举国忧恐,于阗国王和百姓也都放声大哭,不少人还抱住班超的马腿苦苦挽留。
班超见状,便毅然决定,不回汉朝,重返疏勒,守护西域。
班超活捉了疏勒叛乱的头领,击破了尉头国,杀六百余人,使疏勒复安。接着班超率疏勒等国士兵一万多人,进攻姑墨,并将其攻破,斩首级七百个,孤立了龟兹。
公元80年,班超上书给章帝,分析西域各国形势及自己的处境,提出了要趁机平定西域各国的主张。班超在上书中首次提出了“以夷制夷”的策略。
汉章帝非常满意班超的计划,并增加了班超的力量。
班超按照拟定的战略计划,调发于阗等国士兵二万多人,再攻莎车。龟兹王发遣左将军发温宿、姑墨、尉头合兵五万救援莎车。
班超运用调虎离山之计,直扑莎车大本营,追斩五千余级,大获其马畜财物,莎车国只好投降,龟兹王只能无奈撤兵。
班超由此威震西域。
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国国王求娶汉朝公主未遂,于是起兵攻打班超。班超伏兵大出,杀死了使者打败了攻击班超的军队,大月氏由是大震,与汉朝和好如初。
之后龟兹、姑墨、温宿等国皆降。
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秋,班超调发龟兹、鄯善等八国的部队七万人,进攻焉耆、危须、尉犁。
经过一年的征战,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全部都归附了汉王朝,班超终于实现了立功异域的理想。
和帝永元七年(95年),朝廷下诏封班超为定远侯,邑千户”,后人又称班超为“班定远”。
班超塑像
班超在西域活动的路线图
班超墓
中国历史上以汉唐为盛世,不光是汉唐的人民安居乐业,而汉唐的有为之君臣们也为国家打出一个大大的江山,让我们后世子孙能有一块安居立命之地。
班超就是汉代的我们一个民族英雄。
我们都为自己是汉唐传人而自豪,我们也期望着能为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