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印度的武器装备全靠进口,一直疯狂的买买买。在最近,印度国防部又砸下52亿美元,买回了阵风战机、苏-30战机等多款先进武器。其实印度军队心里也很清楚,过度依赖外国武器会威胁到国家安全很容易被卡脖子,但国产武器制造水平又跟不上,印度的军工企业也因此饱受冷落。在最近,印度的一家军工厂又雪上加霜。
据印度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1号,位于印度东海岸的印度斯坦造船厂,突然发生了塔吊垮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5人受伤。据了解,发生事故的起重机刚刚投入使用,重达70吨,但在测试中却突然倒塌并且摔成了两半,数名工人不幸被砸中。
目前当地已经展开了救援工作,安得拉邦首席部长下令严查事故原因。据介绍,印度斯坦造船厂是印度有名的重型造船厂,主要承担印度军方的船舰合同。
印度国内主要有六大船厂,其中印度斯坦造船厂的主营业务就是为海军建造近海巡逻舰、对潜艇、航母进行维修保养,又被称为核潜艇的“摇篮”。在2018年,该工厂曾为印军建造了一艘导弹测量船,耗资725亿卢比,是印度船厂自造的最大舰艇之一。
但是这一辉煌如今已经变成历史,和其他几家军工企业一样,印度斯坦造船厂也背负着“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质量不佳”等诸多标签,面临着严重的订单荒问题。今年印度斯坦造船厂在完成俄制“辛杜维尔”号潜艇的升级后,就彻底被闲置下来,一直没有接到新的订单。该船厂的负责人曾表示,如果这种闲置状态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他们就不得不考虑关闭工厂。
对于印度军队来说,弃用国产武器也是有自己的苦衷。资料显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制造一架苏-30MKI需要花费7000万美元的成本,而俄原装产品售价仅为4200万美元,直接购买国外武器显然性价比更高。
另外印度军工厂研发制造武器的效率也非常低下,以国产“纳格”反坦克导弹为例。1983年开始研制,1990年首次试射,2008年正式服役,2019年底才开始批量生产。
对于国产军工存在的问题,印度也有意识进行改变,莫迪曾颁布过多项措施推进印度军工的发展。2016年的2月,印度就对国内的造船厂进行了一次综合评估,决定斥巨资对六大造船厂进行升级,帮助造船厂缩短工期,提高制造能力。
后来莫迪又提出,印度的年度武器出口额争取到2025年达到50亿美元,实现全球武器出口大国的目标。可是莫迪自己也很清楚,想要带动印度军工企业发展,跻身世界前列,几乎是难如登天。真正到了需要武器装备的关键时刻,就连印度军队自己第一时间都会选择购买国外武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