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丸计划就是在市场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策略
正式名字叫做"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
原理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让除了收购方以外的所有股东能够用超低的价格买到新股,然后把恶意收购者的股权稀释掉,增加它的收购成本。
更形象一点说,毒丸就像武侠小说里边写的,包在蜡油里边的一颗毒药,只有当恶意收购发生的时候,毒性才会触发,让这种恶意收购者中毒、退兵。
如果你觉得这个概念很抽象的话,就讲一个毒丸计划的经典案例。
2005年的时候,新浪网就用毒丸逼退了盛大游戏的恶意收购。
当年,盛大游戏风头正劲,陈天桥登顶了首富位置,他就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定在了传媒行业,所以在暗地里就开始在二级市场上不断地收购新浪的股票,也不跟人家新浪的董事会打招呼。
一直到2005年2月19号,盛大突然发了一个很简短的声明,说已经持有高达19.5%的新浪股票,是新浪的第一大股东。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两家企业都是在美国上市的,按照美国的法律,一旦盛大持股达到20%,新浪和盛大就得合并财务报表。那么作为第一大股东,盛大就会成为新浪的实际控制人。
所以到这个时候,新浪才如梦方醒,意识到它自己面临着一场恶意收购,管理层就紧急开始了反击,然后他们在自己的投行,摩根斯坦利的帮助下,联合了很多律所,迅速地推出了毒丸计划。
具体地说,当时新浪的股价是35美元,这个计划就是让除了盛大之外的所有的老股东用15块钱的超低价格购买新浪的新发股票,进行增持,然后把盛大持有的股份给稀释掉,让他们就卡在19.5%,达不到20%这个坎儿。如果盛大在二级市场再买的话,就再发行,再稀释,让盛大永远达不到20%。
这个计划一推出以后,盛大被逼退了,就坐下来,和新浪谈判。但是新浪特别地决绝,就说不管你提什么条件,我就是不同意你进入董事会。
所以,最后陈天桥没有办法,只能慢慢地分3次把自己买下来的这些新浪股份减持干净。
他的这次恶意收购就宣告失败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