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的身世,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存在。曾经她的家族和武则天争锋相对,却最后拜倒于武后的权谋之下。但多年之后,上官婉儿却意外成为手中最为得力的女臣。一步步攀上权力的巅峰,上官婉儿的逆袭之路,可谓是中国古代杰出女性的传奇典范。上官婉儿家中原本便是唐朝权臣,祖父上官仪在麒德元年亲自谏言唐高宗,希望废立武后以正朝纲。不料上官仪的嘴,快不过武则天的喉舌。武则天亲赴高宗李治的卧前,以巧言令色说服放弃废后一世,还让宠臣许敬宗献奉产业罢免宰相上官仪。上官家族至此家道中落,中兴家族的使命便落在孙女上官婉儿的手中。上官婉儿拿出不输男臣的气概,一步步带领上官家族重现昔日辉煌。
武周地图,帝国版图相对稳定
女儿身男儿心,上官婉儿成功的关键
上官婉儿的出生,实际上便带有非常强烈的魔幻色彩。上官家族家道中落之后,作为上官庭芝的妻子,怀有身孕的郑氏成为重点追查的对象。她被纳为后宫女婢,贬为掖庭奴永世不得翻身。上官婉儿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却表现出不同于女婢的见识和才学。郑氏悉心教导之下,上官婉儿从小便饱览诗书卷宗,文采非凡成为掖庭宫中最特别存在。再加上本身处在皇宫之内,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接触礼法经学,刚满十四岁便得到武后的恩典。面对武则天的重重考题,出口成章的表现让武则天十分喜欢。武则天一挥手,郑氏和上官婉儿一跃从女婢晋升为朝廷重臣。
《太平广记》记载:"自通天后,逮景龙前,恒掌宸翰。其军国谟猷,杀生大柄,多其所决。"
武则天称帝之后,便将上官婉儿视为自己的得力干将。朝廷重要诏敕,都需要经过她的手才得以正式发布。虽然"内舍人"并非高官,但对于女臣来说能够侍奉武帝身边,绝对是足以称得上平步青云的奇观。基本上步入万岁通元年之后,婉儿就已经能够独自处理百司奏表,参与到武帝权力中心的政务商讨之中。此时的她权势虽大,但是自主性的操控政治仍是奢望。要想真正成为唐朝权力的中心人物,还需要等待一个叫做张柬之的大臣出现。
武后称帝,千古中国第一女帝
张柬之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在于他成功率领李唐旧臣将武则天扳倒。在神龙政变过后,武则天被迫收回帝位奉唐中宗为皇帝,但是却依旧保留相当大的权力。空有李唐之名的朝廷,实际上仍旧是围绕着武氏集团和女臣执行中央决策。很快张柬之便被扳倒,一生中活在被贬的生活中直到死去。而上官婉儿借着他匡扶李唐皇室之功,迅速成为韦后、武后身边的红人。唐中宗复辟的第一批升迁者中,上官婉儿的九嫔昭容可谓是分量十足。上官婉儿毕竟是女人,懂得把持朝政的韦后、安乐公主所需要的是什么。安插奉上情郎武三思给韦后,让这个武则天的侄子一跃成为唐朝帝国的三公。权谋之术的关键,被上官婉儿拿捏得非常到位。
神龙政变,武则天跌落神坛的关键
平步青云的女臣,最后逃不过沦为政治牺牲品的命运
上官婉儿的强势,随着武氏家族重掌权力,在中宗时期进入到女臣前所未有的巅峰时刻。婉儿个人的才华,是她始终不被李氏王朝所抛弃的关键所在。单就是改革服役制度、革新社会守孝服役时间两件政绩,便能够看得出来她对于朝政之事的毒辣眼光。李唐王朝早已无昔日军事纷争之忧,如何尽可能快的恢复经济发展,才是古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惯用手段。免兵役的做法,显然是促进生产力最佳的选择。当然权谋之术,也同样是上官婉儿的生存重要技能。她谏言尊奉韦后中宗以尊号,让韦后有了名正言顺进驻朝政的理由。但韦后并非一劳永逸,相反新的反抗正在重新酝酿。
景龙政变失败,李重俊的皇帝梦彻底瓦解
太子李重俊深感女臣乱政的压力,认为韦后、武氏家族一日不除,自己和唐朝的未来将永无定日。最后太子反皇上的戏码,再一次在李唐的长安城上演。只是这一次中宗的手中有上官婉儿,李重俊注定成不了第二个李世民。上官婉儿谏言中宗高举宣武门之上,待守军赶到之时,出城绞杀李重俊。血气方刚的太子,最后拜倒在上官婉儿的权术手中。反倒因为他的反叛,让上官婉儿一跃成为备受中宗喜爱的女臣。但是权谋之术的手段,注定不是在政治生涯的光彩手段。上官婉儿的成功之道,离不开自己的这些政治小手段。但当时间达到一定的期限,用卑劣手段谋求政治生涯的做法,注定将会走向失败。
《旧唐书》记载:婉儿大言曰:"观其此意,即当次索皇后以及大家。"帝与后遂激怒,并将婉儿与李贤,儿登玄武门楼以避兵锋,俄而事定。
上官婉儿的表弟王昱便劝告婉儿,远离朝纲政治明哲保身,才能够让上官家族长时间兴旺下去。虽然上官婉儿在兵变事件之后,开始有意向李唐宗族亲近,但她带来的霍乱和伤痛,注定是双方无法抹除的鸿沟。再加上由于政治才干过分出彩,中宗对于这位女强人的喜爱越发强烈,最后导致权欲私心不断膨胀,上官婉儿走上淫乱放纵的生活方式。这些事情,都成为上官婉儿被李隆基列罪的关键所在。当中宗驾崩之后,努力维持朝廷各方势力的上官婉儿,希望让韦后重新上演武后称帝的戏码。却不料临淄王李隆基杀到,彻底的将女臣乱政的时代终结。
上官婉儿,被认为很可能是唐朝少有的美人
总结
对于"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史书的评价可谓是众说风云。有人认为她是韦后的身边红人,也有人认为她是和太平公主站在同一战线的女强人。但史学界对于这个女强人的评价,更多是肯定她平衡朝纲的功绩。也许对于她本人来说,父亲和祖父的衰败早已经成为教训。她不愿始终攀附任何的政治势力,而是用圆滑的态度尽可能的生存下去。可惜生在皇宫之中的她,不过仅仅只是一个政治牺牲品的并头,最后也躲不过李唐宗室的政治清算。
参考文献:《旧唐书》、《太平史记》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赵国上卿蔺相如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侵权必究!欢迎评论分享转发关注,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0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