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中印边境对峙降温,但印度坚持修筑战略公路

中印边境对峙降温,但印度坚持修筑战略公路

自从5月初中印两国军队在班公湖对峙以来,在拉达克地区的加万河谷、温泉点等多个地方,双方军事对峙逐渐升级,中印边境地区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上周六,两国高级军官进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会谈,边境形势有所缓和,但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双方都表示愿意进一步会谈,早日解决边境争端。



印度不希望中印两国在边境的军事对峙影响正在修建的两条拉达克地区的战略公路。这两条靠近边境的关键公路仍然在施工,目的是连接位于巴基斯坦和阿克赛钦之间的北部三角形地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条公路是从列城出发,从达布克经过什约克,抵达印度最北端的哨所,终点位于锡亚琴冰川附近、喀喇昆仑山口以南的达拉特。总长度为255公里,沿途有多个印军的据点,公路离班公湖最近只有30多公里。



第二条公路则经过萨索马到萨色拉,作为第一条公路的替代措施。由于公路海拔超过5000米,只能在夏季通行几个月。而且要穿过冰川,必须要修建一条隧道。施工单位是印度的边境公路组织,已经有1万多名工人在该地区施工。

印度认为,第一条公路在几个瓶颈地区容易被中国军队封锁,尤其是加勒万河谷地区,受到中国军队的威胁。如果这条公路被切断,在北部三角形地区的印军就会孤立无援,只能通过空运来保持补给线。



因此,印度又修了第二条公路作为备用。这条公路从萨索马到萨色拉,一直抵达穆格,以修筑难度大、地形复杂、坡度陡峭著称。但优点是不经过加勒万河谷,不会受到中国军队的威胁,缺点是不能全年通行,这将是全世界第一条穿过冰川的可行驶公路。

印度正在加强拉达克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两条关键的公路已经修了好几年。边境公路组织将会在2022年前完成61条战略公路,使印度在拉达克的兵力投送和后勤运输能力上升一个台阶。



目前,经过上周六的会谈后,两国军队都撤退了几公里,脱离接触,汽车和飞机活动也大大减少。双方指挥官仍然保持联系,准备开展新一轮会谈,确保局势不会进一步升级。

本来印度在边境地区大肆修路就是造成局势紧张的重要原因,但印度的观点却很奇葩,一方面声称“不允许沿实际控制线的现状发生任何改变”,一方面又表示不会停止边境地区公路的修建。搞了半天,印度自己修建据点和公路就不是“改变现状”,别人修公路就是“改变现状”。



经过1962年边境战争后,印度大力发展山地作战部队。目前印度已经拥有12个师、20万人的山地部队,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部队,装备了155毫米口径轻型榴弹炮和支奴干直升机,具有强悍的山地机动能力。

也许印度认为,今天的印度是2020年的印度,而不是1962年的印度。当然,今天的中国也是2020年的中国,而不是1962年的中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87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