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把比赛IG打得非常不IG,开始尝试运营了,但是问题来了,打运营还是输,那么IG究竟输在哪里?未来要怎么走?两把比赛带你看看
第一把:不打架的IG
这一把我觉得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拿出来讲讲:
- rookie在IG的战略地位
- 寒冰为何现在能频繁上场
- IG为什么这一把输了
1.你永远可以相信宋义进,今天这句话依旧生效。
首先从BP上看说,马老师的绝活儿我们都知道:潘森、龙王、加里奥,但是这一把拿龙王打辛德拉压力太大了,于是马老师换了一个支援英雄:兰博。
兰博这个英雄我也分析过无数次了,打妖姬不好打,但是打辛德拉还算是比较好打的,随着等级不断提升,他的护盾能够频繁找辛德拉换蓝,辛德拉打着打着就发现中路压不住了。但是对线这个东西是看ID的,马老师的兰博就曾经被左手的辛德拉打得非常起飞,真就马老师呗?
说回rookie,大家回忆一下,S8的巅峰IG在BP上的核心是谁?
没错,就是rookie,我们当时经常会说IG的摇摆为什么强,刀妹、杰斯、瑞兹好几个英雄可以摇,而且中上都非常精通可以打出爆炸凯瑞的效果,但是那一年的IG,BP的核心是rookie并不是the shy,很多战术设计都是围绕rookie进行,比如说rookie发现这个瑞兹中路不好打啊,那就扔给the shy,自己玩个什么妖姬;又或者是诶,这个杰斯给the shy打上路好打,我中路选个冰女也好打,那就扔给the shy。rookie不负众望在那一年打出了统治级的表现。
而这一把虽然在BP上并不是rookie作为核心,但rookie依旧展现出了中路的强势,但在战术地位上和两年前已经全然不同,这也是IG这一把输掉的原因之一,先埋个伏笔。
2.寒冰为什么能上赛场了?
当然当前T1的AD依旧是:韦鲁斯、EZ、厄斐琉斯、女枪,但是寒冰有慢慢抬头的意思,原因有二:
- 寒冰的对线能力不弱,甚至说在一定程度上除了poke流韦鲁斯,其他的AD他都能稍微压制,而当前小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下路占有主动权很重要
- 寒冰具有能找到对面打野的能力,当前版本打野有多难玩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上6慢,又要抓人,又要控龙,又要控先锋,前期哪里都要打野,可以说打野是这个版本最难玩的英雄了。而寒冰暴露对面打野的位置,对于打野来说简直是要了亲命。
而这个探照能力也帮助IG拿下了一血,复盘下路这波
- IG入侵→奥拉夫石头人开,打完红没蓝了
- 寒冰探照视野看到奥拉夫没蓝→往死里压
所以当寒冰看到奥拉夫的状态时,他就知道可以疯狂压了,所以才出了一血。
3.那IG前面不是优势吗?怎么还是输了?
1.IG是个中期阵容,但是中期滚的优势不够大,甚至让对面滚了优势。
后期对面是个厄斐琉斯+奥恩,你这个寒冰和辛德拉搁哪儿刮痧呢?所以只能打中期,但我们来看看中期状况。
从rookie拿了一血之后,三条路中仅有中路是优势。
下路作为寒冰,没能打出明显的对位压制,甚至镀层都蹭到(可能是我高估了寒冰的对线能力);而打野更离谱,虽然控了小龙,但是对面奥拉夫也去拿峡谷先锋了啊,你还落后20刀?
最离谱的是这个镀层,IG这一把的转线堪称灾难级的,下路被峡谷先锋撞了还好说,你这个上路还被吃了那么多?一下一上,厄斐琉斯起飞,诶,起飞,经济甚至比3-0的辛德拉还高。
2.这才是关键的滚雪球失败
有的朋友会问一个问题:rookie不是3-0的开局吗?怎么打着打着没声音了?
我这里放一组数据你就知道了:
- 25分钟的rookie,补刀223,the shy239
- 25分钟3-0的rookie,13级,0-2的the shy 15级
这里我没有针对the shy的意思,所以大家别误会思,我想表达是:现在rookie在IG中的打法和S8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rookie是典型的吃草挤奶,在S10春季赛被我们升级为空腹挤血,用最低的经济打最多的输出,我觉得这甚至变成了rookie的肌肉记忆,他好像觉得只有这样玩才能带IG赢,所以会把更多的经济留给其他两路C位,包括打野的男枪。
但我们再回忆一下左手的辛德拉,那个毁天灭地的伤害是不是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那么恐怖?就是因为左手吃了人头之后还在疯狂吃经济,所以才能让他的经济曲线始终处于超越时间的状态,而rookie不行,他把经济让给其他队友了,尤其给了the shy
如果说左手的辛德拉是队友围绕着他来打,那么rookie的辛德拉就是围绕着队友来打。
但我们说过了:IG这个阵容后期是打不了的,你看即便拿了土龙魂都还是打不过,所以中期这个阵容最大的依仗是谁?是这个前期0-2的剑魔?是这个影响力在逐渐下降的艾希?不,一定是这个3-0的辛德拉,奈何rookie长时间的支援、游走习惯让他失去了成为霸主的条件,于是这一把逐渐沦落为一个没有多大声音的辛德拉了。
而吃了众多资源的剑魔,先不说the shy这一把团战有几波操作比较辣眼,我说句实话,我觉得来一个其他选手的剑魔,在IG这样的状况下也不好打,关键还是阵容问题,IG这把到后期太难打了。
通过第一把我是想告诉大家,这一把就很典型反应了IG当前的打法,以及rookie战术地位上的变化
不知不觉点赞数上来了,刚刚看完第二把更新一下。
第二把:阳间阵容赢不了的IG
先问问IG这把阵容正常吗?我觉得比起春季赛已经正常不少了,有的朋友在问为什么选皇子,中路飞机、上路剑魔、下路剑魔怎么抓?
我当初看到这个阵容时我想的是为什么不选奥拉夫(猫拉夫组合),但看到飞机之后我还是更倾向于皇子,否则打野再来个男枪要发育的点太多了,资源分配不过来,宁愿选个皇子加强后期的团战属性,但是由于皇子前期在野区的羸弱,肯定会被男枪压制。
但有的朋友会说:不对啊,中单飞机不是对线强势吗?
没错,飞机是对线强势,但是打架不强势啊,加里奥一个大招,一个嘲讽,QE全是基础伤害很高的技能,飞机只能在对线有主动权,并不是在野区有主动权,所以前期男枪能控下两条小龙我完全能接受,皇子也在努力反野来弥补自己的发育。
所以前中期IG处理得有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来看经济面板就知道了:中上两路领先,怎么会落后了呢?而且你要想对面是个游走属性点满的加里奥啊!可见这一把rookie给了马老师多大的对线压制。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就是两波团的事情,相信我不说大家都能看出来。
第一波:the shy下路莫名送塔,导致听牌龙被打,还被杀三个,前期的经济全部没了。
第二波:中路EZ被厄斐琉斯定住,直接被秒,大龙被WE拿走
对,就是这两波关键的转折点,让IG好好运营一整把游戏彻底结束。
所以这一把真没啥好讲的,双方都在稳健发育,打野的博弈也不多,但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IG的规律,并且去探讨未来IG该怎么走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看下去。
1.首先IG丢了自己的根吗?
没有,IG以前最出名是什么?是三叉戟,因为上中下三路不管是对线还是团战操作都是一流,而IG在BP上的逻辑经常就是保证两路对线优,一路均势,你看这一把是不是典型的IG三叉戟对线?
这一把为什么IG中上能打出如此之大的经济差?就是因为对线强啊。the shy这一把在对线期送了吗?没有,男枪那一波抓并不是他的问题,当然下路那波莫名送塔没得洗,太辣眼了,但至少在对线期,他永远压制着奥恩。
那么如果啊,我们说如果,IG这一把继续保持前中期的稳定压制,剑魔在边路永远给奥恩压力,这个奥恩就不会在那一波团拿到三个人头快速成型,那么中期的团战必然是IG获胜(EZ的中期比厄斐琉斯强太多了),那么小龙的数量堆积就来到IG这边,后期等宋义进凯瑞就完事了。
2.那么IG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1.前15分钟的节奏
这个版本前中期还是相当重要的,基本上能否度过中期全看前中期能打出多少优势,尤其是在打野位,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整局划水,那就只能拿皇子这种至少团战有用的英雄。
那么前15分钟最看哪个位置?必然是打野。
但是宁王是什么状态大家都懂,至少我从不相信一个钻一打野能在比赛上打出FMVP的表现,因此压力就会来到rookie这边,这一把IG前15分钟的节奏怎么起飞的?除了对线压制,就是依靠rookie上路一波TP,拆掉一血塔直接起飞。
所以你说IG还要透支rookie多久?用最少的经济打最多的输出,用最强的对线压制力打出最多的支援,这是人该干的事情?所以IG在前十五分钟要解决的有两点:
- 不奢求宁王一个人当发动机,起码和rookie打联动,分担点rookie的压力,求求你们做个人吧,rookie是95年,比faker还要大一岁啊!
- 辅助一定要动起来,南孚组合下路的稳定性已经足够了,但从春季赛到夏季赛,南风和宁王没有联动,或者说联动不好
一句话概括:请野辅帮老宋分担点东西,谢谢
2.中后期的决策
以下内容并非带节奏,纯为个人观点,提前预知啊。
JKlove最大的价值在哪里?个人认为有两点:
- 团战操作上限极高,不管是在IG堵上职业生涯的闪现,还是在TES水手2v5,妥妥的天赋
- 指挥能力,这也是IG和TES直接起飞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说AD非常合适指挥,这个我已经讲过,再说多一次吧:
- 现在不管是什么战队,都是中后期让AD站在中路线,中路线是中轴,能掌控全局的信息
- AD能根据自己的装备决定打团时机,我三件套了,打TM的,我差500块,给我个F6,那个蛤蟆也给我
因此IG中后期的决策妥妥的也是有问题,什么时候接小龙团,什么时候接大龙团,是否围绕着AD来打,IG自从JK走了之后,很多决策做的是稀烂,春季赛怎么赢的?打,打,继续打TM的,硬生生用操作打赢,而不是依靠决策,但随着这赛季The shy状态呈明显下滑,打团水平已经不如前了,决策跟不上,团战打不好,后续还怎么打?
说实话,虽然我不喜欢宁王,但是宁王的性格确实适合做大型指挥,我也只能期望他能找回职业态度,把IG后期的决策做好了(虽然宁王已经让我失望无数次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