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印双边就班公湖事件的摩擦与冲突也是持续升温,爆发的原因与洞朗对峙相似,持续近一个月的对峙也是引起了双边官方和外媒关注,颇有一番“洞朗2.0”的升级味道。
中印双边畅通对话机制,做好和谈准备
在对峙之下,尽管双边边境部队都未有松懈趋势,甚至有增兵和转移重型武器部署的可能,但中印官方都始终抱着愿意和平对话处理边境问题的态度来磋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印度和美国盟友关系密切,但是印度并不希望美国插手介入此问题,此前特朗普发推表示愿意成为中印边境矛盾的“和事佬”,也是被莫迪一口拒绝。
无论是出于不想把事情闹大,还是真的想依靠自身力量处理边境问题,莫迪政府都确实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对于就一系列由班公湖事件引起的中印边境对峙问题似乎也要迎来了句号。此前,中印双方正式作出决定,将于6月6日在拉达克地区的列城县举行高级别军官会谈。
届时,印方派出第14集团军中将哈林德辛格作为首席代表与中方洽谈。辛格也是信心满满,认为此次会面将会‘完美’解决双边对峙问题。
印媒制造紧张局势,再次欢呼“胜利”!
可印媒并不清楚真正局势,相反,他们也像部分印右翼势力想法一样简单,只管激进和欢呼就好了!
早在对峙爆发之初,印读主流媒体便表现出异常“兴奋”,不断发出不符合事宜的报道,煽动制造双边紧张局势,甚至还曝出印度边防警察被中国解放军拘捕扣留,而之后也被印军官方证实为子虚乌有。
为了更好地推进双边谈判,中印双方都作出了就加勒万河谷对峙部队的撤军决定。当前,双方的相关对峙点已经脱离接触开始后撤,对此,印媒同样认为,解放军主动后撤了2公里,而印军只后撤了1公里就停下来了,这是我们的胜利,印度的雄起赢得了中国的示弱,事实是这样吗?
印度边防后勤水平与解放军存在差距
事实上,此次的中印双边对峙,大概率也会像过去的洞朗事件一样,最终成功避战,握手言和。此前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曾刊文指出:可以得知的是,只要中印双方不被民粹主义绑架,不受美国干扰且不对局势误判,尽管未来还会上演局部的小规模冲突,但最终也一定也会和平收场。
其实,2017的洞朗事件与其说是和平结束,不如说是印军最终败给了长期对峙的消耗。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长期的对峙拼的就是后勤的补给,而这方面,印军还远远落后于解放军。
如果真的做好长期对峙磨消耗,印军也绝对无法和中国边境解放军相比,无论是物资条件,客观环境,还是运输交通等等因素,印度都绝对达不到中国的即战力水平。
至于印媒的说法,看看笑笑就好了,印媒就像是个幼稚的孩子,“得了点便宜就卖乖”,若计较,还显得得理不饶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