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设它成功了,我不想显得太放肆,这对全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刻。我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庆祝的事情。
"
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15:22(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点22分),在全世界的目光聚集下,全球最大的载人航天飞船,载着宇航员成功上天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商业火箭及太空舱!也是自2011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退役后,近10年来美国首次用自己的宇宙飞船将自家航天员从本土送入太空。
英国《每日电讯报》这样评价他:如果你没有偶像,他就是你的首选。
即使是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为他感到自豪。马斯克让人们相信:伟大的事情仍然是可能的,人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马斯克的经历非常传奇。
1999年,创办Paypal的原型X.com。
2004年,投资特斯拉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将特斯拉打造为市值500多亿美元的明星公司。
互联网、太空探索、电动车三个方面均获得开创性成功。
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靠阅读,自学成为火箭科学家
2015年,清华大学经管院院长钱颖一采访了马斯克。
采访中,钱颖一院长问道:火箭是如此高精端的技术,而你几乎是自学成才,你学习的秘密是什么呢?
埃隆·马斯克笑着说:“就是读很多书。”
可以说,马斯克是书籍养育长大的。自少年时代起,马斯克就开始每天阅读2本不同学科的书。还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将学校及附近图书馆里的书都看完了。
如果你的阅读量是一个月读1本,他的阅读量是你的60倍。
广泛阅读 跨多学科
马斯克不仅读得多,而且跨度广。他从不将自己局限在一个专业领域里面。他的阅读范围包括科幻、哲学、宗教、编程、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专业知识覆盖火箭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太阳动力能源、产品设计等领域。这种广泛阅读让他接触到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大多数人只聚焦于单一领域,而跨领域学习能提供信息优势。试想,如果你身处科技行业,周围人只阅读科技类书籍,但你还掌握许多生物学知识,那你就可能想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点。
如果你在生物行业,同时还了解人工智能,那你将比其他只懂生物的人更具备信息优势。
失败不应该是消极的
马斯克和Space X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曾遭遇过几次重大挫折。Amos-6发生爆炸、CRS-7空中解体、Jason-3回收失败。
媒体对他冷嘲热讽,他在TED演讲中谈论“重复使用火箭”的理论时,遭到许多专家的嘲讽和质疑。
三次前往太空的赛尔南甚至建议撤销掉Space X。
然而时至今日,应该没有人能轻易把马斯克的话当做笑话了。
如果马斯克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全世界的不理解,就放弃了目标,恐怕就没有如今的创造历史了。
我们都知道芬兰教育全球领先。但这样一个教育模式全球领先的国家,推崇的却是“失败教育”,甚至成立了“国际失败日”,鼓励人们“自曝其短”,释放自己内心压力,摆脱对失败的恐惧。
在芬兰的教育理念里,成功和失败从来不是对立的,失败是创新的一部分,不应该是消极的。
“大多数学校只教育孩子避免失败,必须成功,却从未想过,成功和失败从不对立。”芬兰文化与教育部国际交流中心主任Paasi Sahlberg如此说道。
只有完美的理念和方案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动手去实践,在一次次反复调整中“折磨”自己。只有经历了试错的过程,才能最终成就能力之外的事情。
最后以马斯克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文章吧:
“
人们总是有自我的局限,这个局限是你有多大的意愿和能力去学习,读书就是很好的教育,是冲破这个局限的最好的方法。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