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为何要废止断头台公开处刑?皆因最后一次公开处刑时,观众太无耻

为何要废止断头台公开处刑?皆因最后一次公开处刑时,观众太无耻

提起断头台,我们自然会想到人头落地,鲜血淋漓的恐怖场景。这种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发明出来的行死刑的器具,在当时不是一种残忍,反而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更为人道”的行刑工具。


因为此前法国处决死囚往往用车裂之刑。此种刑罚极其残酷,不过威慑性也是最强的。自法国在1792年发明断头台以来,之后的200多年间,它几乎成为了欧美唯一的合法死刑执行方式。

有无数人死于断头台上,其中最出名的是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东尼特。然而,断头台公开行刑的这种“风靡一时”的行刑方式却在1939年消失了,被西方给废止了。


那么问题来了,西方为何要废止断头台公开行刑?皆因最后一次公开处决时,观众太无耻。这是怎么回事呢?1939年6月17日凌晨,德国籍连环杀人犯欧仁·魏德曼成为了最后一个被断头台公开处决的人。

他此前因多起绑架和谋杀而被定罪,其中包括一名年轻的美国社交名流,最终在法国巴黎审判后被判死刑。17日凌晨,魏德曼被带到圣皮埃尔监狱前面空地上临时搭建的断头台。

因为是公开处决,所以一大早便有密密麻麻的观众围在那里,准备观看行刑过程。行刑时间到了后,魏德曼在法国首席执行官德斯福诺操作下,完成了脑袋搬家。然而,这次行刑让法国政府非常失望,因为观众太无耻了。


在行刑时,有人哈哈大笑,有人冷嘲热讽,有人晕倒、大吵、呕吐、哭喊或者吹口哨,还有人在认真地做记录,甚至有少数人试图爬到附近的屋顶上去观看。更过分的是,这一残忍的过程还被人拍摄了一部清晰的断头短片到处传播。

反正现场是一片混乱,为此还耽误了行刑时间。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乐意观看处决,乐意享受这样的壮观场面,并当作流行的公共事件来欣赏。这些围观群众中,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样都不缺。

甚至还能找到满腹经纶的学者和目不识丁的文盲。许多女人甚至把她们的幼小的孩子带出来,扛在肩头上,让孩子们看得更清楚。在魏德曼被决完成后,人群一哄而上,抢着用手帕蘸上死者的血,拿来食用。

这哪里是行刑,分明就是一大伙人在看露天大戏院,边看边吃“东西”。原本人头落地这一严肃情景应该令观众肃静无哗,但人群里反而浮起一片很大的欢呼和闹声。很显然,在观众眼里,这次断头台行刑,只是狂欢节的开幕典礼而已。


本该起到“警醒和震慑作用”的公开处决,却演绎成一出闹剧,这让法国政府认识到公开处决不仅起不到本有的作用,反而会让观众无耻的本性暴露无遗,让法律的约束力大降。毕竟人们非常乐意观看断头台公开行刑的。

没过多久,法国政府便废止了断头台的公开行刑。接着,欧美国家也借鉴了这一做法。此后,断头台禁止公开处决,只在监狱内部执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603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