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印度将军眼中的1962年中印战争,为何印度输得那么惨?

印度将军眼中的1962年中印战争,为何印度输得那么惨?

1962年的中印战争,我们称之为中印自卫反击战,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场普通的边界战争,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罢了。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它打碎了印度的大国迷梦,使得印度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成为印度心底永远难以解开的心结,他们称之为“耻辱性失败”。在战后,印度军方委托亨德森·布鲁克斯少将和P·S·巴加特准将调查这场“灾难”,总结出了印度惨败的原因。

印度将军眼中他们之所以惨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点:一是尼赫鲁的政治误判。尼赫鲁等印度高官们一厢情愿地急功冒进,他相信印度由于有美苏的一致支持,误判中国不会对印度在拉达克和东北边境特区的“前进战略”做出反应。

二是军方准备不足。尼赫鲁的政治误判,导致印度军方准备不足,印度的很少部队有山地作战的经验,武器陈旧,根本不适合山地使用,而且还补给不足,无法与经过良好山地作战训练的中国军队抗衡。

三是情报不足。一方面是印度情报部门未能准确研判中国国内和外交的发展,而只是依赖中情局的简报,印度驻北京使馆关于中国国内经济危机、中苏交恶以及台海危机的剪报。而根据这些情报,印度政坛、军方和情报部门的领导者们就得出结论说中国不会对印度的“前进战略”做出激烈反应。另一方面印度在喜马拉雅地区的情报设施不足,根本不清楚中方的力量、机动能力和战术,特别是个别报告中提到的人海战术,导致一开战,印度军队就蒙了,不知道如何作战。

四是后勤补给能力不行。通讯不畅,没有道路网络,补给和增援大都由空运完成。结果是印度军队的弹药不足,缺乏炮火支援,炮兵在山区没有机动能力,甚至士兵连过冬的服装鞋帽都不够。

五是军队指挥失误。军中不仅决策十分随意,朝令夕改,而且军方高层还越级瞎指挥。据亨德森和巴加特两位印度将军的报告记载,军方后来的调查指出:“坐在德里的总参谋部竟然对多拉哨所东北1000码的行动下达直接命令,这是令人震惊的。对己不清,对敌不明,而且在部队和目标之间还可能有一道山谷,尽管如此,命令还是下达了。这道命令在史上简直可以与轻骑兵冲锋相提并论。”

六是不使用印度空军。印度人认为他们的空军是可以改变战争的结果,但是印度空军只参加了空投补给的行动,没有进行任何攻击行动。他们谴责当时的情报局负责人B·N·穆利克夸大了中国将因印度空军参战而报复性轰炸印度城市的可能,导致领导层决策失误。

最后,印度的这两位将军高度赞誉了印度士兵的英勇神武,称他们的士兵即使面对必死的情况,也没有放下武器。战败后,诗人普拉迪普把他们的英勇谱成不朽的传唱:噢,吾土吾民。这首歌曾在1963年1月26日新德里的全党大会上由拉塔·曼格什卡演唱,曲终时尼赫鲁无法忍住泪水,放声大哭。

综上所述,这就是印度将军眼中的1962年中印战争,印度惨败的原因,归根结底就一句话:战争惨败的锅,印度军方不背,都是尼赫鲁等政治领袖们的错,他们以为中国不会出兵,谁知道我们在懵逼中被狠揍了一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429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