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都以为和珅才是“中国第一贪”,其实,和珅的贪污数额只能排第二

都以为和珅才是“中国第一贪”,其实,和珅的贪污数额只能排第二

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产的行为。腐败,一般指由经济社会发展而引起的公职人员在职位上作风不正、行为不正而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纵观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都存在贪污腐败现象,甚至,更公开更猖獗。

虽然,也有英明的皇帝倡廉反腐,政治清明,但腐败现象总是滋生蔓延,层出不穷。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最腐败,这倒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这需要可靠的统计数据,而要获得这些准确的数字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说:每个朝代都有腐败黑暗现象,有些朝代相对来说腐败现象则显的更加严重些。

不过,我们倒是能根据各个朝代里,最大贪官贪污的银两数字,对比评估一下一个王朝的腐败程度。在王朝里,既然能出现史上巨贪,那就说明这个王朝的腐败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了。

接下来,我们不妨以宋、明、清三个朝代的贪官,来进行对比分析。

宋朝“第一贪”当数奸相秦桧,宋代由宰相执掌朝廷行政大权,秦桧专权当国,贪污勒索,广置家产,富可敌国;

明朝“第一贪”当数宦官刘瑾,明代时朝廷实权实际都掌握在太监手中,刘瑾专擅朝政,大肆敛财,无所不贪,堪称巨富;

清朝“第一贪”当数军机大臣和珅,清代的权力主要集中在作为皇帝机要秘书处的军机处,和珅依仗皇帝宠幸,贪赃枉法,聚敛钱财,富甲天下。

所以说,只要权力膨胀,腐败就会与之俱来。

那么,​这三个贪官究竟贪了多少钱呢?

秦桧的财产高达176亿人民币。

秦桧到底贪了多少钱,史料上没有详细数字记载,但是,南宋史学家李心传却提供了一个数字依据,“其家富于左藏数倍”。

左藏,就是宋朝的国库,我们以北宋的左藏库进项为例,1065年,左藏库进项有1173万贯,而秦桧当时所在的南宋比起北宋相对较差。南宋忙于战事,丢了大半江山,军费开支庞大,左藏库的进项肯定比北宋少,我们暂且把秦桧时候南宋的左藏进项定为1000多万贯。

秦桧的家产是左藏库的数倍,李心传没有说出具体的数字是几倍,我们就取个靠中的数字5,按5倍来算的话,秦桧的家产大约是6000万贯。

那么,6000万贯到底是多少钱呢?

我们用货币兑换大米的方式来换算一下。宋高宗时期的大米价格大约是每石1.5贯,宋代的一石大米约相当于现在的110斤。按照当今市场的普通米价每斤4元左右来计算,110斤就是440元,即1.5贯大约相当于440元人民币。

所以,秦桧的6000万贯换算下来大约就是176亿人民币,真是难以置信。南宋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最高值,大概是一亿贯,而秦桧的家产就相当于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60%。虽然,南宋国民的人均年收入史料没有记载,但有人研究,北宋的人均年收入约为7.5石米。

照这个数字对比的话,秦桧的家产就是人均国民收入的500万倍。

刘瑾的财产统计达960亿人民币。

刘瑾,明朝正德年间的大权阉,飞扬跋扈,权倾朝野,百官拜见他,都得奉上银两。关于刘瑾的家产,清代史学家倒有详细记载:有黄金二百五十万两,银五千万余两,还不算其它珍宝。按照明朝的金银汇率计算,250万两黄金可以兑换成1500万两白银,这样的话,刘瑾的财产最少在白银6500万两以上。

那么,6500万两白银又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还是以米价来换算。明朝的大米价格大概是每石0.4两银,一石米大约等于今天的150斤,还按每斤米4元的价格计算,150斤就是600元,即0.4两白银约等于600元人民币。照这样计算的话,刘瑾的6500万两白银大约就是960亿人民币,真是骇人听闻。

刘瑾时代的明朝,年财政收入按白银计算也不过1000万两,而刘瑾的财产就是明政府年收入的6倍之多。此外,明朝万历年间的国民人均年收仅有4.8石米,而刘瑾的时代应该更低。如果以4.8这个数字对比,那刘瑾的财产大概是当时人均国民收入的3000万倍。

和珅的财产统计达900亿人民币。

和珅被抄家时,其财产被详细记录了下来,能估价的部分为2亿多两银,房屋花园、古玩字画还不计算在内。

那么,2亿两银子究竟值现在的多少钱呢?

我们还按大米的价格来换算。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每石大米的价格大概是1.3两银,清代的一石米大约等于今天的150斤。米价还按现在普通米价格4元来算,150斤就是600元,即1.3两银约等于600元人民币。所以,2亿两银就相当于900亿人民币,真是令人咂舌。

乾隆年间,清政府一年的收入折合成白银大约是6700万两,而和珅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年收入的3倍。此外,当时国民人均年收入大概是6.45两白银,所以,和珅的家产就是人均国民收入的3000万倍。

根据以上统计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三个贪官的排名顺序,秦桧以176亿排名第三,和珅以900亿屈居第二,刘瑾以960亿位居榜首。

可见,古代官场的腐败程度非常严重。

如果说,从一个巨贪贪污的数目能反应当时官场的腐败程度,那么,明、清时期的官场腐败则要比宋代更加严重。

参考资料:

【《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清史列传·卷三十五·和珅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380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