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被“株连九族”波及到的族人,为何不逃命,反而乖乖受死

古代被“株连九族”波及到的族人,为何不逃命,反而乖乖受死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天下的土地和财富,掌握着天下万民的生杀大权,是最高的统治者。也正因如此,古往今来很多人甘愿为了夺皇位铤而走险,不惜送上自己的性命。

在古代,如果有大臣犯了“冒犯天威”或者是“密谋造反”这样的重罪,皇帝的处理方法通常是赐死,并且株连九族,俗称“连坐”。也就是说,在古代,如果家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都要受牵连。

株连九族就是一个人犯罪,扩展为家族的所有都要遭受牵连,是一个极其残忍的刑罚。大多数被这种罪行惩罚的人都是极端严重的罪行,如封建社会的不服从和反叛,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古代大臣被株连亲族之后,为何不逃,反而乖乖受死?

首先,这个和当时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有一定关系的。当皇帝的诏书达到宣判株连九族的时候,基本上是立即就要执行的,根本不给当事人及其家族任何准备的时间。如果是当事人不在家族,那么诏书的宣判一般会较当事人的宣判会晚一些,即使是晚了一些,对于当时信息传递速度很慢的情况下,当事人的家庭成员也不会过早地得到信息。

其次,当时人们的思想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开放,按照当时人们的想法,皇帝让你去死,你就不得不死,人们长期受到这样的影响,很多人在明知道自己没有好下场的时候,却依然无动于衷,眼睁睁的等着被处理,当然他们也有一点侥幸心理的成分,如果带着全家老小逃跑,被官府抓住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有一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皇帝决定要杀谁谁就别想逃,生杀大权全靠皇上一人决策。比如岳飞,为大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最后还是被皇上赐死了,所以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生死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所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便在这里展示得淋漓尽致的,其实并非他们不逃,而是他们无法看到未来的希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46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