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第124次在早晨8点一起聊投资
这两天,有好多读者问同样一个问题:
天马,你组合里面的指数和债基都比较稳,波动不大。之前听说,波动比较大的指数的才适合定投,我们是不是应该换点波动的大的来投啊?
这个问题,是定投界的一个经典误区。
“波动大适合定投”,这个结论的理论基础是这样的:
一个指数,因为在历史上波动很大,所以它未来波动也会很大。
我查阅历史数据,找到它。
当它跌到很低位时,开始定投。
从我开始定投,指数开始跌。
因为是定投嘛,越跌越买,摊平成本。
等我买了很多,仓位足够高了,指数很听话的开始往上波动。
由于这是个波动大的指数,它会涨的非常多,非常快。
等它涨到高估区域,我就可以很开心的把它卖掉了。
短时间,我就可以有很高的收益了。
等下次这个指数又跌回来时,我再重复这个操作。
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赚大钱了。
全剧完。
这个过程看着是不是特别的完美,有点像安徒生的童话。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事实上,这种策略只是听起来有效,真用起来有很多问题。
主要的问题有2个:
第一个问题,过去不代表未来。
一个指数波动越大,说明这个指数里面包含的成分股盈利情况很不稳定。
没有稳定盈利的指数,它的未来就是不可预测的。
虽然历史数据上显示,它波动大,跌下来都会涨上去,涨上去又会跌下来。
但是历史不代表未来。
很有可能后面它就跌下去之后不再涨上来了。
比如之前之所以涨上来,是因为资金喜欢炒这个题材的股票。
但是后面资金的喜好变了,或者政策变了,导致没有资金来炒这种股票了。
一个波动大的指数,瞬间变成了一个常年在低位小波动的指数。
这时候冲进去,就变成了底部接盘侠。
第二个问题,很难买到大仓位
就算这个指数依旧会再次涨起来,保持它的大波动,你也很难保证就会买到足够多的仓位。
买早了吧,后面可能跌的会很惨。
买晚了吧,可能定投个1-2期,指数就又转而向上了。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很犹豫。
“买还是不买呢?”
“再看看吧,先少买点。”
这指数上窜下跳的,里面成分股乱七八糟的,你敢用大部分的身家来买吗?
多数人是不敢的。
买的仓位少,跟没买没区别。
有的同志,有200万现金,投了2万元到股市,年底赚了1万元,算了下自己的收益率高达50%,很开心。
这有什么意义呢?
200万买余额宝,一年都能赚6万。
还不用担惊受怕。
买不到大仓位,或者你不敢去买大仓位的投资,都没有意义。
我们要跳出唯现金论。
唯现金论觉得,只有现金是钱,其他资产,在变成现金之前,都不是钱,都是赌具。
之前我文章中写过,现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股票、房子,这些都是资产。
我们要做的不是用现金去买赌具,等赌赢了,再换回现金。
我们要做的是资产配置,把现金换成预期收益率更高的优质资产,等待资产的升值。
这是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思维方式的改变。
你看那些富豪,全都是说他们身家多少多少亿资产。
从来没说过他们身家多少多少现金吧。
因为他们都知道,现金不增值,资产才有可能增值。
股市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凡是你降低预期,采用保守策略,最终的收益往往超出你的预期。
但是如果你预期过高,采用激进策略,最终很可能会亏钱。
投资的胜利,就是思维方式的胜利。
资产配置,保守策略,持续求稳。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这样的思考方式。
OK,今天先聊到这,我们明早8点见。
下面是昨天的估值表: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认真的天马”,每天早8点一起学习投资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4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