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现在朝鲜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如何描写历史的?

现在朝鲜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如何描写历史的?

朝鲜的历史教科书与韩国的风格大致相当,对不少历史事件的描写与我们所了解的略微有一些差异。比如关于人类起源问题,这本是一个尚无定论的话题,而朝鲜的教科书确定的认为:人类起源于朝鲜半岛。

朝鲜目前使用的教科书是《朝鲜概观》,书中说朝鲜出土了许多古人与新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这些人类化石与黑隅里遗迹表明朝鲜人在朝鲜土地上连绵不断的经历了猿人、古人和新人等一系列自我进化阶段。

令人注目的是,大部分朝鲜的人类化石都在以平壤一带为中心的大同江流域出土。大同江文化、黄河文化、古印度河文化、尼罗河文化和两河文化是世界五大文明。大同江文化最有特点的遗迹是大量的支石墓。

中国秦代的书籍《古今注》介绍过古朝鲜女诗人、音乐家丽玉于公元前2世纪创作的歌曲,歌词是“公勿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乃公何”。

古代社会没有现代化通信手段和运输工具,一个平凡的女人创作的歌谣能被载入别的国家史书,足见当时古朝鲜的文化水平多么高。

在平壤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高丽青铜活字很好的反映当时活字铸造技术和印刷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的朝鲜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通过中国,传到了欧洲。

德国的谷登堡创造铸型,铸造了铅字,第一次在美因茨进行活字印刷是在1466年。这比朝鲜铸造活字晚三百多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向各国通报,1377年在朝鲜的清州用金属活字印刷的书籍是世界最早的印刷本。

接着看朝鲜教科书描写的露梁海海战,在壬辰卫国战争的最后一战露梁前海海战中,李舜臣击破了200多艘军舰,把一万多敌兵葬于鱼腹。在这次战斗中,他壮烈牺牲,但他要求不要泄露死讯,直到战斗结束。

二十世纪初,日本东乡平八郎曾击破过沙俄舰队。在晋升宴会上,他的同僚将他比作英国都督纳尔逊。于是他对同僚说:“纳尔逊并不出众,真有军神的话,那就是李舜臣。和李舜臣比,我连下士的资格都没有。”

以上部分是朝鲜历史教科书对古代史的描写,还有不少近现代史,就不逐一列举了。下面我们再了解一下朝鲜教科书对朝鲜战争的描写。

朝鲜历史教科书中描写的朝鲜战争,共分为三大部分进行描写。第一部分是南朝鲜侵略朝鲜的战争准备,这一章主要说的是南朝鲜政治生活的法西斯化、镇压革命力量、为战争做准备的援助及武装挑衅。

第二部分是侵略朝鲜的战争。主要是说美军与李承晚准备进攻朝鲜,美帝为进攻北方进行了缜密的计划和充分的装备,终于在1950年6月25日掀起了反对北方的侵略战争。

第三部分是战争期间,美帝欲铲除我们的共和国的险恶用心。战争爆发后,美国全线出动了海军陆战队,他们动用空军和太平洋舰队前往战场。依据美帝发布的资料,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参战的美军超过了400万。

美帝操纵安理会,以应对北方侵略为由,结成了联合国军。仁川登陆作战时,我们的人民军勇士们仅靠四门炮和一个中队对抗美帝5万兵力和300艘军舰以及1000架飞机,苦守月尾岛3天,保证了人民军战略撤退。

美帝仅在平壤就投下了42万7千多个炸弹和汽油弹,均遭到了人民军的英勇抗击。美帝在前线战场上的野心未能得逞,试图通过谈判来实现,于是展开了寡廉鲜耻的军事外交策略。

谈判一破裂,美帝立即用原子弹进行威胁,并发动最后的、大规模的疯狂进攻。他们一方面发动新的攻势,一方面利用间谍集团阴谋分裂北朝鲜。然而,美帝和和南朝鲜的险恶用心都被我人民军无情的粉碎。

朝鲜教科书描写的朝鲜战争主要参与方是联合国军、南朝鲜军及朝鲜人民军。其实韩国教科书对此战也有描述,韩军与联合国军一直打到鸭绿江,眼看统一就在眼前,但由于中国军队的介入,不得不进行撤退。

中国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实行人海战术,将战线向南大幅推进,并一度占领首尔。经过韩军与联合国军奋力斗争,首尔得以再次失而复得,此后战线就固定在三八线附近。停战会谈召开,并最终达成停战协议。

总之,对于历史的描写,各国的历史教科书都不尽相同,都有各自需要突出的重点,但基本事实不应被改写。就朝鲜战争来说,韩国的历史教科书显然要比朝鲜的历史教科书客观、丰富一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3333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