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原宁夏公安厅高速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
吴涛,男,回族,中共预备党员,1985年1月5日出生于银川市大新镇上前城,2007年和2011年分别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和中国刑警学院,2009年9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宁夏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2011年分配至高速交警三大队工作,2014年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2014年8月14日23时30分,在处理一起车辆追尾交通事故时,不幸被后方一辆冲入警戒区的小轿车撞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9岁。牺牲前的最后7分钟,吴涛14次拒绝当事人的“好处费”,用生命践行了党员民警的忠诚与正义。
坚守信仰 忠诚履职
追忆战友吴涛
2014年8月14日,原宁夏公安厅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接到报警,称青银高速宁夏盐池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
当日23时36分,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吴涛到达事发现场……
23时40分,吴涛和当事人弥某一起到事故现场后方,寻找刹车印记……
23时43分,吴涛和弥某被一辆呼啸而来的轿车撞飞……
几分钟后,在离现场20米以外的地方,有同事发现了吴涛。8月15日凌晨2点50分,吴涛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
“你把钱拿回去!”在吴涛的执法记录仪里,7分钟内,吴涛先后14次拒绝了当事人递过去的“好处费”。
吴涛走了,留下了年迈的父母,留下了妻子以及尚未出生的孩子,留下了还未写完的日记,一抹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笑容。我们在吴涛的办公室只找到这几样东西:几本业务书籍、一个笔记本、一把梳子、一款老式的剃须刀、一个提了三年之久的公文包和一身还没舍得穿的新警服。
在原交警支队指导员邢志新眼里,吴涛给人的感觉是朴素、能吃苦、事事都想着别人。“他的衣柜里只挂着一件灰色的大衣便服。每次下班回家,他都是坐公交,他的老母亲让他回家的时候打车,他却执意不肯。在家里吴涛是顶梁柱,省吃俭用是希望能够缓解家里的负担。”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发生地震,同事张永胜的家就在震中地带,吴涛在得知张永胜家中房屋全部倒塌后,吴涛拿出当月工资的一半,送到了张永胜的手上。吴涛对他说:“地震是天灾,我们没有办法,只要人振作起精神来,就什么都会有的。”
2013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吴涛和同事正准备去食堂吃饭,突然接到报警电话,他便带领两个协警一起赶到事发现场,当他们满身疲惫地将当事人和车辆都带回交警大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的十一点钟了。在开始依法对当事人做笔录的时候,吴涛却先询问当事人是不是饿了,将厨房里仅剩的一盒泡面给了当事人吃,而自己却饿着肚子。
原高速支队副支队长张学红至今清楚记得与吴涛一块出警的点点滴滴。“那是2012年的冬天,吴涛跟我一起到现场,到了之后,我才发现小伙子冻得直发抖,我询问缘由,才知道原来他把自己唯一的棉裤,给刚来的协警穿了,自己却穿着一条单裤。”谈到吴涛14次拒贿,张学红说,“他不收那个钱太正常不过了,我一点都不惊奇,因为他连一盒烟都不会收,更别说钱了,这就是他,我太清楚了”。
吴涛一直是队里加班最多、休息最少的民警。三大队只有6个民警和8个协警,如果没有突发事件,每人每周只能休息三个晚上一个白天,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他们休息的时间几乎没有。在大队工作的近三年时间里,吴涛从来不请假,就连每年的公休都被他主动放弃了。这期间的一次请假,还是因为妻子要去做产检。每到春节的时候,吴涛都会主动提出值班,他说:“我是回族,不过春节,让其他同志回家过年吧。”谁不愿意回家跟家人团聚呢?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吴涛找的“借口”,想替他们分担。节假日,高速公路上车辆流量大,吴涛上路疏导交通,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遇上恶劣天气道路拥堵,吴涛最多的时候在路面上待了三天两夜,直到道路恢复畅通才下来。
“他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了,但我始终觉得他一直在我身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晚的场景。”协警曹小龙回忆说。那是2014年的元月份,晚上曹小龙和吴涛开车出去巡逻。在盐池县境内,发现高速路上有一群羊正在优哉游哉地“晃荡”。这种情况在高速路上时常发生,因为在宁夏很多地方都实行了封山禁牧,有些农民就在晚上偷偷地将羊放出来。一般情况下,民警将羊赶出高速公路就可以了,但吴涛却不这样做。他说,如果这群羊再次跑到高速路上,那就糟了,不仅会发生交通事故,还会给农民造成财产损失。
于是吴涛和曹小龙赶着羊群前往五公里外的公路养护站。一路上,吴涛一直在前面拿着树枝赶羊,曹小龙在后面开着车给他打灯照路。“那是深冬的晚上,我冻得耳朵都快掉下来了,他却在外面赶着羊,我说要和他换一换,让他到车里来暖和暖和,他回头笑着说:‘么事么事,就当我做了回羊倌算了’。”曹小龙从来没有想到寒冬之夜的场景竟会成为他最深刻的记忆。吴涛就这样赶着羊,一直走了五公里,把羊群安全地圈在养护站的一个围挡中才离开。第二天下午,吴涛刚从床上爬起来,便喊着曹小龙和他一起去公路养护站,查看羊群的情况。到了之后,吴涛在养护站负责人的帮助下,联系到失主并核实了失主的身份,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吴涛不只是一名交警,他还是一位出色的“医生”。他是医学院毕业,经常给同事看病,帮他们买药。吴涛的医学知识曾经挽救过一位当事人的生命。2013年2月4日,距离春节只有6天的时间,当天李全乐一家7口驱车回福建老家,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当李全乐清醒过来后,发现弟弟李立发的胳膊被压在了车子下面,不停地流血。众人急忙拨打120,并对李立发进行了简单的包扎。
由于事发地点离市区较远,120急救车迟迟未到,李立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甚至出现了昏迷症状。此时吴涛闻讯赶到了事发现场,“你们这样包扎不对,给我拿一根细绳,快!”吴涛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对李立发的胳膊进行了正确包扎。120急救中心的人告诉李立发,幸好吴涛包扎得及时、正确,否则弟弟李立发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如果没有吴涛警官,我估计现在都不知道我的弟弟李立发是不是能活下来,是吴涛警官挽救了我弟弟的生命。我还有好多感谢的话没对他说呢,他就离开我们了。我听说他的事后,一天都没吃饭,8月15日,在吴涛警官的追悼会上,我向他说出了那些没来得及说的话。”说到这里,李全乐的眼睛湿润了。
吴涛的许多同事回忆到,有时候他们好像一抬头就看见吴涛又走进来了,带着他那憨厚的笑容。这不仅是在怀念一位好同事,更是在怀念一位好警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有的只是默默奉献,这就是吴涛。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来源:宁夏交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81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