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父辈口中“三个半”军事家,说法源于何处?我无意中发现来历

父辈口中“三个半”军事家,说法源于何处?我无意中发现来历

作者:方城阙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很多军迷都知道,有“三个半军事家”的说法。

三个军事家”,是指我军彭德怀、林彪、刘伯承三位元帅;“半个”,指的是蒋军方面的白崇禧上将。

彭、林、刘三位老帅,被称为三个军事家,打小从部队长大的我,自然是心悦诚服。可对于白崇禧被称为“半个军事家”,当时年龄尚小的我感到十分不解。

由于年龄小,喜欢遇事“打破砂锅问到底”,对白崇禧能称之为“军事家”之事,我还专门问过从军半生的父亲。父亲告诉我:“白崇禧这个人,抗战时期很厉害。毛主席曾说过,白崇禧自称‘小诸葛’,喜欢带兵,只要他投向人民的一边,可以给他50万大军让他带。”

噢,既然是毛主席说过,我们这些红旗下长大的孩子,自然是深信不疑。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资讯的进一步发达,通过书籍、网络的了解,才知道,白崇禧,健生将军,无论是北伐时候,还是在抗战时期,确实打过不少漂亮的战役,配得上蒋军一级陆军上将的名号。

回到主题,在聊聊有关三个军事家的话题。

30多年前,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思想活跃,喜欢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

记得在当兵体检时,我们一帮参加完体检的同学,为谁是“三个军事家”还争论了一番。结果,我们几个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口径一致,都说非彭、林、刘三位老帅莫属。地方上长大的孩子虽然表示不服,但我们拿出父辈的说法和他们理论,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只能甘拜下风。

说归说,毕竟“三个半”军事家的说法,一直属于民间说法,没有确实的出处,所以在与人谈讨时,往往引起争论。

“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天,我到我同学家里去玩,无意间在他家发现一本略显陈旧的硬皮书,书名我现在忘记了。只记得那本书是由前苏联出版的,我们国家翻译过来的,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名人百科全书,在“文化名人篇”中,我记得有鲁迅、茅盾等。

因为从小喜欢军事,我就连忙翻到军事名人篇,认真阅读起来。

原来,“三个军事家”的出处来自这里!在这本书的“军事名人篇”中,介绍彭德怀、林彪、刘伯承三位元帅的生平简历后,在末段都有他们三位军事生涯的评述:

(由于年代久远,我现在只能回忆个大概)

彭德怀:大意是山地游击战略家,擅长组织山地游击作战与山地运动战的军事家。

林彪:大意是擅长组织运动战和歼灭战的军事家。

刘伯承:大意是擅长组织野战和运动战的军事家。

其他几位,如朱德、贺龙等人,虽然有生平介绍,但未见有“军事家”这样的评语,为此,我专门看了两遍,都没有发现。

因为本人当时在读《彭德怀自述》时,对彭德怀元帅为民请命的高尚品德十分敬佩,所以对介绍他的部分格外留心。

这本书出版时间很早,依稀记得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中苏关系是“兄弟和老大哥”的关系。“老大哥”历来比较傲慢,能对彭、林、刘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三位老帅在前苏联当局的地位。

所以,出自我们父辈口中三位军事家的说法,应该来自前苏联,毕竟当时我们一切向苏联学习,解放军也不例外。

前苏联在当时属于红色阵营的领袖,虽然对兄弟国家有些偏见与傲慢,但毕竟属于欧洲大陆思维,没有我们这么多忌讳,加上又以老大哥自居,评价起兄弟国家的人和事,更没有什么禁忌。

1995年,经审定,《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首次列出共和国33位军事家的名单,他们是: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有8位军事家为解放事业献身,他们是: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另外还有林彪。

1935年8月6日,江西南昌,方志敏烈士怀着对可爱中国无限的向往而牺牲,年仅36岁

1997年,经批准,又增补了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3位早期英烈为军事家,共计36位。

至此,有关共和国军事家的人选,终于有了国家层面的权威认定。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836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