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世纪是欧洲货币紧缩的时代,由于N多金银矿即将关停,甚至连铸币厂都开始大下岗。在百年战争时期欧洲每年流通的金币总重是四吨左右,威尼斯发行的100万杜卡特就占了欧洲货币总量的四分之一。在这种前提下欧洲各国君主开始了“厉行节约”,忙于百年战争的英国的爱德华三世甚至禁止骑士带金戒指,堵截一些出口的金银,还指望用进出口赚取老外的金子。
可惜在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人做生意本事远不如意大利人,被意大利奸商垄断了全国四成多的进出口生意。英国铸币厂也因为缺乏原材料,每年只能铸造9000多镑的货币,而为了获胜英国王室甚至在一年内砸出了20万金弗洛林(弗洛林和杜卡特等值,全年发行量才35万到40万)进行战争。英国能一直把战争进行下去,除了祖传的薅羊毛本事,以黑太子爱德华为代表的战争狂人们至关重要,他们是英国战争经济的第一大功臣。
黑太子爱德华非常能烧钱,但他却给英国赚取了最多的金银。1356年7月黑太子爱德华从波尔多登陆,像蝗虫一样席卷法国,约翰二世被迫应战,于是就有了普瓦捷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法国骑士又是冲锋,又是下马进攻,但依旧被黑太子打得落花流水。在七个小时的战斗后,约翰二世被俘,而他的赎金改变了英法两国的货币现状。
在约翰二世被俘以前,尽管他像时装发布会一样乱改货币(进行了70多次货币改革),但由于法国王室手中有教皇(基督教世界的金银都有流向教皇,仅仅是汇兑业务就养肥了梅迪奇家族)和热那亚(热那亚控制着不少矿山),法国的金银数量在欧洲数一数二。黑太子觉得开价少对不起约翰世叔的身价,因此一口气开出了400万埃居金币的赎金,而埃居的总发行量才是150万。这笔钱价值60万镑,相当于英国全年地租收入的7倍,是王室年收入的20倍,是英国每年货币发行量的70到100倍(铸币厂年份不好时仅仅内铸币6000多镑)。约翰二世为了离开英国,还抵押了40名王族和顶级大贵族子弟当押金(包括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婿)。
1360年约翰二世经过讨价还价把赎金降低为300万埃居,但把法国三分之一的土地赔给英国当补偿,在丧权辱国的程度上他和贝当堪称法兰西的“绝代双骄”。黑太子还是觉得不保险,于是又向法国提出了拿富商子弟当押金的请求,约翰二世依旧招办。他还像大甩卖一样把自己闺女嫁给了米兰的人渣大公,只要对方能多给金子。整个法国被折腾得鸡飞狗跳,法国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法国金匠行会都不得不解散。倒是他没有骑士风度的儿子路易还算关心民间疾苦,选择了违约跑路。这气坏了约翰二世,他又跑回英国当人质。最后没“骑士风度”的不孝子查理五世赔偿了150万金埃居后,宁可打仗也不再遵守老爹的“坑儿子”协议。因为有了法国的金子,英国才能在14世纪晚期发行了诺贝尔金币,稳定了币值。
百年战争的硝烟散去后,法国依旧被英国的战争狂人和长弓手吓得胆寒,爱德华四世仅仅是摆出了入侵的架势,法国就送出了51.7万金克朗好处费。爱德华四世没当国王时全家收入是3700多镑,见了这价值10万镑的金子,自然乐得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在战争史上最有伤害能力的群体往往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可以进行金银的大转移,这段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3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