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角、分”、“块八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了,我们每天都在用,然而我们每天都在花的钱花的货币,可你知道货币名称的由来吗?
中国货币单位是元、角、分,有着漫长的历史;
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元始于唐初。唐高祖废五铢钱,改为“开元通宝”。到了清光绪26年(1900年),在铸造银元的同时,广东开始制造机制铜元。铜元的发行为今天的货币名称“元”打下了基础。后来银行印制了一种银元、铜元的兑换券,其名义价值和实际的银元、铜元一样,逐渐兑换券演变成了纸币元;
另一种说法认为,“元”始于明万历年间,那时欧美流行最广的货币银圆传入中国。因材质为银,形状呈圆形而得名,钱币背面“8R”缩写(一元)为主币,一枚就称一圆。为书写方便,后来人们就用圆的同音字“元”代替了“圆”;当然以上只是一种说法!
此枚为1805年
西班牙银圆,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制造“双柱”银元,流通时间较早,几乎遍布全世界,明万历年间流入中国。据英国东印度公司记录,1681年至1833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6800万两以上,合银元l亿枚,绝大部分是双柱银元。但是,由于清王朝向外赔款等原因,现存无几,收藏价值非常高,因此备受收藏者关注。
角和分,也是习惯继承下来的。角本义为兽角,分本义为分别,分开,后引伸亦指被分开后的部分。一两的百分之一称分;一亩的十分之一称分。引用到货币单位,一元的百分之亦被称分。顺便说,毛跟元一样,也是将错就错造成的。毛本读毫,为记账方便,省笔为毛。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现在仍有地方读“毫”不读“毛”。
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的货币也称元,但其来历却与我国不一样。在美国和许多国家,元英文称 Dollar,据说起源于现今的捷克。1519年,位于 Joachimsthal镇附近的一座银矿开始制造银币,银币取名为 Joachimster,广泛流通后简称为 taler。在荷兰及德国南方,变成daler。英语采用了这一形式,最终其拼写为现在的 dollar-词的形式,泛指任意外币。美国独立后,以此为货币单位,后来许多国家也先后用其做货币单位。
圆、角、分的来历并不像我国古代的贝币、布币、刀币、圜钱等一样,靠形制命名,也不像是半两、五铢钱依据记重命名;今天趣味性的了解圆角分,收藏古钱币去结合它的铸币背景和版别去收藏很有意思,钱币的发展到现在,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古代匠人的智慧,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分享到这里,感谢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5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