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老家一般管“知了猴”叫做“爬叉”,简单的来说就是经常从土里爬出来之后,还没有蜕壳的一个状态,看起来像小猴子一样,然后慢慢的爬在树上,爬到了一定高度开始发生脱壳蜕变,长出翅膀就成了知了!每天晚上都能看见村里老老少少打着手电筒围着树一圈一圈的找“知了猴”。
每一个事物都会有其好处与危害我们在这里一一的了解一下看看它究竟可不可以被我们作为桌上的餐食?
知了猴本身有没有危害呢?
它是一种非常有营养成分的一种食物,它身上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大约有70%左右是牛肉鸡蛋的3~5倍,但是它的脂肪含量也是很高的,大约有15%,同样的情况之下也会比牛肉和鸡蛋高出2~3倍,但是只要能够控制住饮食摄入量就可以了。
知了猴的成分当中含有比较危害的也就是异常的蛋白,虽然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毒性,但是很容易引起身体上的过敏程度增加,所以在这之前没怎么吃过昆虫类美食的人,本身可能是因为体质的原因。
知了猴的吃法
我国的烹饪技术是比较丰富多彩的,不过说到知了猴这个食物基本上最常规的做法就是油炸油煎。活这么大,还真没见过有人把“知了猴”清蒸水煮的,因为知了猴身上刺儿还是很多的。
对于这种油炸食品,偶尔吃上几回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偶尔尝试一次解解馋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如果一段时间之内经常吃的话可能真会出现热量超标,引起肥胖。
如果说真的想吃知了猴,除了烹饪的手法以外,我们还应该控制摄入量一般来说一次大约5~8个左右就差不多了。
来源与运输
每到这个季节人们都会在树下寻找它的身影,顺带一个塑料瓶子里面灌满了水,把活的知了放到瓶中进行浸泡。如果暂时不吃的话,都会把它们放到冰箱里面进行冷冻,但是口感要差多了。对于运输方面我们也不可能利用低温冷却的方法这样的话成本太高,所以说要想吃知了猴,除了当地购买以外再就是自己动手去抓了。
知了猴的生命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们会数年以若虫的姿态深藏地底,一般都是靠吸取树木根系的汁液来生活,等到了生长发育的时候就已经差不多了,当他们的意义丰满坚壳比较硬就开始从里面出来,爬到树上变成知了飞走了。
他们所吃的东西不会才有农药之类的东西,而且知了猴所吮吸的汁液也是过滤的。他们在吃的时候又在身体上过滤一遍,所以说所谓的农药累积重金属之类的问题,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害。
总结得出,知了猴我们完全是可以放心吃的,而且一年也可以吃上一次两次,如果自身的体质没有发生任何特殊的过敏情况,是没有什么大碍的,而且知了猴越嚼越香,其中的营养成分也是比较多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5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