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张祜有首七言绝句,叫做《集灵台》,其曰: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这里的虢国夫人乃唐代玄宗朝赫赫有名的杨贵妃三姐封号,由于妹妹受宠,故而特赐可骑马入宫。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做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高统治阶层府邸的皇宫,除非是备受皇恩的皇亲国戚,不然哪管你是总理国政的当朝大员,还是边疆保家卫国的烈血将军,就是一般的亲王公主,也都统统给我下马走路。
当然了,古代皇宫这种规定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进入当代之后,由于明清紫禁城成为了"故宫",作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文物,故宫亦规定所有人不得开车进故宫,以免压坏地面金砖。先不说前法国总统奥朗德参观故宫是走路,就是80多岁高龄,腿脚不便的前印度总理辛格受国务院邀请访华想要参观故宫的时候。在有关部门苦苦哀求之下,故宫才最终决定给了他一辆小电瓶车做代步。故宫之风骨,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此,古代那些能够骑马进紫禁城的人此项即成为其一生荣耀。那么围观群众不禁要问了,如果才可以开车进故宫呢?啊,不对,在古代如何才能做到骑马进紫禁城呢?
实际上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明朝,封建统治者都未开放过让人骑马进皇宫的规定,哪怕开国将相,皇子公主也无例外,除非你是像虢国夫人这样极其受宠的皇亲国戚。可即使有,就是算上整个王朝终结那也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例如早在《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就记载:
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
大意是百官上朝,宫门前下车步行。甚至有的时候这条规定还特别让人觉得非常不近人情,明朝万历年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和内阁大臣沈鲤,不仅是一代名臣,更是百官之首。然而其已近耄耋之年,身体虚弱腿脚不便,以致于从宫门口到大殿这段距离都成为了沈鲤极为困难的路途。史载当初沈鲤上朝时就时常于途中摔倒磕跤,可即便如此,他也只得每日步履蹒跚走完全程。
毕竟终明一朝,无一人可在紫禁城内骑马。
不过随着后金入关,清朝统治者入主紫禁城,中国历史上开始出现大批量获得"骑马入宫门"特权的人士,史称"紫禁城骑马"。
众所周知,作为草原民族,当初努尔哈赤就是凭借十二副铠甲起兵,是真正马背上拿天下的王朝,以致于骑射一直都是满族皇子从小就必须练习的技艺之一。如此优良的马背基因,再加上非汉族传统,没有那么多需要拘泥的地方。所以在顺治帝入主紫禁城之后,那些为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亲王、郡王就有了紫禁城内骑马的特权。
不过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帝继位年少,朝中许多政事都必须依赖汉族大臣,于是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顶戴花翎、黄马褂以外,一方面是为了笼络人心,一方面是为了回报功臣,于是特许蒙、汉顶级功臣可在紫禁城内骑马,这项殊荣又叫做"赏朝马"。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赏朝马"了就可以在紫禁城内随处撒欢,事情可没这么好。清朝帝王在紫禁城东华门、西华门和午门左右两阙门口皆树有"下马碑",下马碑由青白石雕琢而成,碑身下部四角分别戗以石抱鼓,下有承以三层石条垒砌的基座,两面分别以满、汉、蒙、藏、维、卫拉特文六种文字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大多数官员见到这石碑就需要下马步行了,如果你有幸祖上积德被"赏朝马"的,可以无视"下马碑"继续骑行进宫,享受文武百官羡慕的眼神。
清东陵下马碑,非故宫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从东华门入的,那么过协和门,箭亭,到景运门门口就必须乖乖下马了;如果从西华门入禁城, 经武英殿到熙和门后,到隆宗门也不能再进了。要知道景运、隆宗二门之内就是后宫内廷,是紫禁城中的禁城,这个时候别说骑马进去了,就是你双脚走进去,估计等着你的也只有杀头。
除此以外,你也别学奔驰女把车开到太和殿广场去,因为早在午门之前,就是天王老子也得下马步行,毕竟这儿是紫禁城的正门。所以你看看故宫的地图,会发现即使有了"紫禁城内骑马"的殊荣,其实也没多大的地可以撒欢。当然你说你是干李自成的,那就当前面的所有都没有说。
那有很多人就问了,神武门嘞?神武门原叫做玄武门,因避讳康熙"玄烨"的名字而改名神武,它是故宫的后门,是皇帝和后妃出入就时常过这儿,注意了,皇帝和后妃这两个身份。想当年乾隆朝第一宠臣和珅,在嘉靖四年的二十大罪状里面,第三条就是"因腿疾,乘椅轿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而其贪污罪条则是列在第十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并且乾隆朝本身就有赐腿疾的大臣可乘轿入紫禁城的规定,所以真正的问题倒不是和珅乘轿,而是过神武门。
总的来说,至康熙朝为止,紫禁城内骑马的殊荣还是一项超级有面儿的事,受赏者一双手也能数出来,直到好大喜功的乾隆上位以后,这玩意突然变成了批发似的。除了贝子贝勒一类的皇亲国戚,军机大臣、三等公以上爵位、能入像紫光阁的,基本都可以赐紫禁城骑马。例如体仁阁大学士戴衢亨、岳飞二十一世孙,名将岳钟琪。而像钱陈群这样也没啥大功劳,却年纪颇大的老臣,只因乾隆三十六年祝皇太后八十万寿,就被赐紫禁城骑马,你让其他文武大臣说啥子好呢?柠檬人家会拍马屁?
于是等到清末,紫禁城骑马更成为了一个廉价货,礼部右侍郎刚毅因护驾慈禧西逃最后都被赐"紫禁城骑马",以致于这项殊荣最终失去其作为顶级荣誉的光彩。
实际上相对于紫禁城骑马,紫禁城内还有一项比之更为荣耀的行走方式,那就是坐轿之制。在清初,普天之下除了皇帝之外,皆不可坐轿进入紫禁城;等到顺治九年的时候,亲王、郡王、大学士、尚书等可以坐轿入内,其余皆不准;康熙朝前期稍有放宽,但是到了后期就禁止了,直到乾隆朝,开始有了人性化的变化。
例如乾隆朝大学士赵国麒因为腿脚有病,无法骑马,于是特许其乘轿入内,张廷玉、鄂尔泰等年老大臣亦是如此。等到乾隆三十六年,三品以上且年六十者就可以坐轿子从东、西华门入紫禁城。想必这件事如果让沈鲤知道,估计活过来都能被再气死过去。
然而到了嘉庆十六年,条件又开始严格,只有六部侍郎以上且年六十才许坐轿,要知道六部侍郎都是正二品官员了。武官则虽至一品,依旧不准坐轿入内。
那很多读者看到这里,耐不住了,纷纷问那如何开轿车入内呢?嗯,这个问题问的好,截止公元1912年2月12日唯一在紫禁城内开过车的人,同时她也是一名女子,即大名鼎鼎的慈禧。
不过看完上门的文章,你应该懂了,慈禧虽然在紫禁城开过车,但是她并没有资格开到太和殿广场去,因为她连午门正门都没资格进去啊,最多圆明园遛几个弯。这样算起来的话,慈禧也不咋滴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1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