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经济全球化,管理人才的缺乏

经济全球化,管理人才的缺乏

MBA最开始是起源于美国,最早的管理学院是1881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设立的沃顿经济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这一项目稍微要晚一些,大约是在1908年诞生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历史,MBA最初主要是强调气度和性格的陶冶,而非专业知识,所以并没有获得工商企业界的热烈反应。

而在国内,相比欧美来说,中国MBA教育起步很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80年代开始学习和引进美国的MBA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我国MBA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已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MBA教育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的培养方式。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由于设立时间较晚,并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先入为主的影响。

通过总结国外MBA教育的教学创新,我们可以观察到,国外MBA教学理念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合作化与国际化的趋势,在教学方法上日益重视沉浸式课程和自主学习。

这种教与学的方法与传统的讲授——灌输式教学有很大差异,是一种基于“情境认知”视角的教育理论。传统教育方式满足于为MBA学员提供确定的显性知识,对学员个体是否理解知识、能运用知识关注不足。而“情境认知”是一种面向“参与者”的知识形成观,学员通过亲自探索和研究,用自己的眼光重新获得知识。

回到MBA教育事业上,MBA对于职场有着不可言喻的帮助,从国内的长江商学院来看,有众多的企业家选择来以此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扩大自己的交友圈,这些都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国内特别是在2016年对于MBA进行改革,取消十月联考,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统一进行一月联考,这也说明了在职被认可的程度也是越来越高。

在职MBA教育的特点,首先在于它有鲜明而独特的目标,即造就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它不同于以培养高级研究专家为主的其他硕士教育制度,是职业培养性的,因而具有明确的应用与实践的导向性。也有人说在职MBA的门槛现在变低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疑问呢?因为国际MBA入住中国,举例亚洲城市大学是马来西亚国外学府,与我国签注了合作协议,报读的人在国内上课毕业后获得的是亚洲城市大学的MBA学位证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656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