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中医、文化、健康、养生,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这里有趣,不简单。
农历六月,古称长夏,此时自然气候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雨水较多,湿气偏盛,因而如同春风、夏暑、秋燥、冬寒一样,湿就成为长夏的主气。湿气过盛,可作为致病邪气伤人,而人为湿侵,又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淋雨、涉水或久处湿地,水湿上腾而引起;内湿则是因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冷饮等性寒之物损伤阳气所导致。湿邪为患,常是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人体脏腑影响最大的当数脾胃。这时,往往出现头重如裹或头昏而涨,身重而痛,四肢倦怠,胸中郁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不爽等脾胃受损的表现。湿邪常与暑邪相兼,以致湿遏热伏,交织难分,这也是人们总是感到闷热不去、身体不舒服的主要原因。
防湿首当护脾。只有人体脾阳振奋,脾胃健运,才能有效地抵御湿邪的侵袭。此时人们应注意,淋雨、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更衣保暖,不要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洗浴,劳动、休息要尽量避开水湿过盛的地方,不可久居湿地,工作、生活环境及其设施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为防内湿,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尤忌暴饮暴食,长夏饮食在清淡、易消化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
如果你对文章内容或相关课程感兴趣,请关注微信号:正安文化北京[zanedubj],我们等你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3753.html
赞 (4)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不生病,还包括生理和社会、自然环境动态平衡
« 上一篇2019-08-05 06:13:01
湿气重的人都有这六种表现!常吃什么食物可以健脾祛湿?
下一篇 »2019-08-05 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