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灰的分享影视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千余年来,我国各族人民一直把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封建地主阶级也对他备加礼赞。宋元以后,平话、小说、戏曲不少取材于三国故事,诸葛亮更成为其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真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诸葛大名垂宇宙”,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同他的名字相比;戏曲舞台上“羽扇纶巾”的形象,至今仍为人们所乐见。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受到尊敬,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他的远祖诸葛丰西汉元帝时任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作过太山郡丞。由于父母早亡,诸葛亮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跟随叔父诸葛玄流亡荆州。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在荆州南阳邓县的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定居,过着“躬耕陇亩”的独立生活,度过了十个春秋。
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虽然“躬耕陇亩”,但并非与世隔绝。他边耕种,边读书,十分关心天下大事。当时和他一起游学的好友有石广元、孟公威等。史书上说石广元等人读书务于精熟”,而诺葛亮则“独观其大略”。他常同学友一起纵论古今,品评时事。他曾对石广元等人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当三人问到他的志向时,他却笑而不答。《三国志》本传说他“每自比于管仲(春秋时齐国名相)、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可见其政治抱负是兼取管、乐之长,辅佐一个有作为的君主,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当诸葛亮在隆中“高吟俟时”期间,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变化。
诸葛亮祠堂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接着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到公元206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在江东,孙权继承父兄基业,统治日趋稳定。此外,还有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凉州的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后,曾经依附袁绍的刘备在曹操的追逼下,逃到荆州,依附刘表,驻兵新野,替刘表防守荆州北面大门。刘备心怀大志,不甘心寄人篱下,为谋发展,他礼贤下士,多方寻访人才。经司马徽(德操)和徐庶的推荐,公元207年十月,刘备冒着隆冬的严寒,一连到隆中去了三次,最后一次才得到诸葛亮的接见。这就是古今传颂的“三顾茅庐”的故事。这一年,诸葛亮二十七岁。刘备见到诸葛亮,以诚恳的态度请教安定天下的大计。
诸葛亮草庐
诸葛亮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判断,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作了详尽的分析。他指出:在当时割据军阀中,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暂时还无法同他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只能联合而不可以谋取。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夺取的战略据点,只有荆、益二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用武403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土”;而当时统治荆益的刘表、刘璋却弱无能,不得人心,因此可以取而代之。接着,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完整的战略方针,即:占领荆、益二州,作为立足点;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妥善处理好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做好内政、外交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加强实力。
诸葛亮雕塑
时机成熟,则从荆、益二州兵分两路,进取中原,统一全国。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也称《草庐对》)。刘备对于诸葛亮的谋划,十分赞赏,表示心悦诚服。后来的历史进程证明,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是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的。刘备正是在他制定的策略指导下取得了发展。从此以后,诸葛亮便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二人情好日密,犹如鱼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乌桓后,挥师南下,企图先取荆州,然后进占江东,统一全国。是时,刘表已死,次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正驻守樊城(今湖北襄阳北),得知消息,急向江陵退却;行至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为曹军所败。在曹军的追击下,刘备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退到夏口(今汉口市),以后又移驻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
诸葛亮纪念碑
诸葛亮见情势紧迫,请命前往柴桑(今江西九江),去说服“观望成败”的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见到孙权后,首先用言语激动孙权,要他早定和战大计。当孙权被激怒表示不能“受制于人”时,诸葛亮进而向他分析了双方的实力,揭示出曹操的弱点和自己的优点,以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第一、曹操兵将虽多,却远来疲;第二、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第三、荆州人民归附曹操,是慑于兵势,并非心服;第四、刘备虽败,还有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和江夏战士万人,有相当兵力。因此他建议孙权要当机立断,同刘备齐心合力,打败曹操。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诸葛亮纪念馆
周瑜和诸葛亮的见解大体相同。于是孙权决定任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水军三万,与诸葛亮一同西上,迎战曹操。孙、刘联合阵线正式确立下来。孙、刘联盟的成功,标志着诸葛亮外交政策的巨大胜利。是年冬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战于赤壁(今湖北蒲圻境内)。吴将周瑜和黄盖使用火攻战术,大败曹军。战后,刘备占有荆州。公元214年,刘备进军四川,刘璋出降,又取得了益州,从而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的“跨有荆益”的目标。公元219年,刘备又从曹操手中取得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正式称帝,建立蜀汉政权,鼎足之势终于形成。刘备拜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参考资料:
·《三国志》
·《隆中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6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