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极客君(微信公众号ID:geekcaijing)
资本市场都是带血的。
在王振华被曝涉案后的四个月,新城控股正在从创始人“身陷囹圄”的漩涡中逐渐脱身。
和永远钉在“耻辱柱”上的王振华不同,低调潜行的新城控股在这场“黑天鹅”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基本消除。
新城控股前老板——身价250亿的地产大亨猥亵女童,而现在公司股价却在四个月内接连攀升,莫言笔下的魔幻现实主义正在上演?
01
正值冬季,新城控股却在强劲回暖。
2019年7月,王振华一案传出后,这位地产大佬瞬间成了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资本市场也随即将新城控股这只地产大牛股打至谷底。
7月3日,沪上媒体曝出此案后,新城系港股上市公司新城发展股价立即跳水,最终收盘暴跌23.86%。次日,A股开盘,新城控股直接跌停,并且在此后多个交易日一路狂跌,直至22.99元/股。①
创始人犯错,企业遭殃。一时间,王振华旗下多家新城系上市公司市值蒸发数百亿。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仅过了一个月,新城控股的股价颓势就被抑制住。
从8月6日最低点起,新城控股股价便一路上涨,截至12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达到36.84元/股,盘中最高达到37.01元/股,较最低点涨幅达到约61%。
在此期间,触底反弹的新城控股股价涨幅高居千亿规模销售房企第一位,在所有房地产公司排第4位,仅次于浙江广厦、鲁商发展、万业企业之后。
短短5个月,新城控股股价强势回归,甚至快要达到“王振华猥亵事件”前的水平。
和外界误以为的业绩承压不同,新城控股在这四个月里频传月度销售额捷报,这也是A股、H股股价明显拉升的重要原因。
11月5日,公司公告显示,前10月销售额取得2223.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3%。已经赶超2018年全年销售额。
要知道,2000亿元是很多房企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字。
以行业发展鼎盛的2018年为例,去年有金茂、阳光城、富力等13家房企才刚迈入千亿阵营。
而位于行业TOP11-20名这个段位,房企年度销售额大都维持在1500亿元左右,最高第11名也才1761亿元。②
新城2000亿的销售额不仅打败了很多主流房企,实力展示“光鲜”的成绩,而且也表示自己过得很好。
克而瑞数据显示,新城控股公司销售额排名行业第8位,目前依然稳坐TOP10。
虽然不能说新城已经走下王振华钉下的“耻辱柱”,但新城股价正在稳步增长,今年的业绩似乎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02
王晓松的“救火”措施很及时。
在案件爆出的7月4日晚间,王振华之子王晓松立即出任公司董事长。
一天后,新城控股就发布一封公开信,信中连用了4个“深感歉意”表达惶恐、震惊与不安。
在发布声明的同时,新城控股正式宣布由王晓松担任新的董事长,王振华已辞任一切管理职务,第一时间切割了与原董事长的关系。
此外,为了给公司和市场提振了士气,在7月8日,原“万达老臣”曲德君高调加盟出任副董事长。
对于房企来说,最要命的就是资金链。但新城控股出事后第一时间,各大银行为防止受到波及纷纷开展对新城的贷款自查,并且暂停一切新增贷。
此时,“救火队长”王晓松烧起了他的新官“三把火”。
第一把火,发表演讲稳定军心。
7月15日,在父亲被拘后,王晓松以董事长的身份首次出席公司的半年度经营工作会议。
他一方面表示,“我有责任把几万人花了26年时间培养起来的企业,经营下去,并且经营得更好,这是我的责任所在”。
另一方面通过新城控股宣布,“2019年上半年,新城步履坚定地奔向2700亿元的既定全年销售目标。”
新城控股再次明确的三个“不变”:双轮驱动战略不变(地产+商业)、2700亿元销售目标、下半年开业20座吾悦广场,通过这一举措向外界传达新管理层的态度。
第二把火,迅速抛售项目,加速回笼资金。
7月22日晚间,新城控股发布公告,公司已在洽谈、协商出售的项目约为40个(含合联营项目)。随后7月至8月,新城控股共转让了21个项目,合计已回流现金超101亿元。③
这些钱不仅稳固了资金链,还满足了回笼资金反哺销售、在建等项目资金需求,实际上是一举两得的做法。
第三把火,暂停扩张拿地,守住“裤腰带”。
从新城披露的数据显示,下半年的“落寞”与上半年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
7月拿地12宗(出事前谈好的)、8月拿地0宗、9月拿地1宗、10月拿地0宗、11月拿地3宗,与上半年新增80幅土地相比显著减少。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土地永远是一个房企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扩张的逻辑就是拿地。但在王振华出事后,新城控股几乎不再拿地的目的显而易见。
在下半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趋紧、房企融资趋紧的背景下,2019年上半年,新城新纳入土储项目80个,总建筑面积约为2459万平方米,这相当于一家中等房企全部的土储数量。
换句话说,不缺地也没有必要冒险。
在王晓松和公司一系列组合拳下,新城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的销售维稳过程。根据新的财务数据来看,新城控股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出现双高,似乎正在驱散原董事长猥亵事件的阴霾。
03
王振华虽然倒下了,但他没有给新城留下个“烂摊子”。
表面上看,王晓松上任后处理了很多棘手的事情,但是新城能够挺过难关,却要归功于王振华打下的“桩”。
王晓松的“三不变”中坚持2700亿地产的销售目标似乎可以理解,毕竟卖掉存货回笼资金,日子也能好过点。但是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资金开业20座吾悦广场,难道新城疯了吗?
其实不然,新城控股最独到的商业模式就是这一块“吾悦广场”。
近几年,受到融资承压、市场下滑、土地降温以及政策紧缩等诸多影响,头部房企碧桂园、万科等几乎在土地扩张和储备上面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在地产方面,新城曾经学习碧桂园高周转模式,但如今却带来了房屋质量问题的弊端;在商业方面,新城学习万达的内部组织架构中,可是最终导致三大事业部的资源不通,对外竞争抢地的情况。
迫不得已,新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尤其是在商业地产上,吾悦广场避开与万达、大悦城、华润等强大对手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中的偏远区域,从地方政府手中拿到低廉土地,拉动区域土地货值增大。
传统的房地产巨头都有一些软肋,就是往往不具备对自己核心资源的赋能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没有配套优势,也不愿意涉猎偏远地区。④
而这却成了新城控股的商业操盘发力点和“优势”。
新城拿地后,吾悦广场依靠可售住宅、公寓和商铺的销售回款,快速回笼土地成本,用来补贴整个商业综合体及配套设施开发建设,购物中心则自持运营。
王振华曾对外表示,一二线城市成本会在15-20亿元,在三四线城市,一个购物中心成本大概7-8亿元。“做商业项目之前,首先会分析地块到底有多少可销售面积,能否覆盖持有商业所需现金流,这是首要指标。”⑤
自此,王健林领导万达广场转型轻资产模式,王振华痴迷于吾悦广场重资产模式,两者在模式上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从2018年年报上看,超过半数吾悦广场的出租率都在100%,相比于华润置地的万象城、龙湖地产的龙湖天街、大悦城等等,都要高出很多。无论是新老项目,2018年整体出租率也都高达98.8%。
对于新城来说,商业综合体的构建,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现金流机器,不仅能给公司带来大块低成本住宅用地,还能持续不断的给公司带来几乎无成本的租金收入。
在这一点上,王晓松至少是循着王振华的步子亦步亦趋的。
但摆在王晓松面前的问题是,新城控股2018年财报披露,截止去年末,开业及储备的吾悦广场共计96座,其中重资产模式运营高达89座,24座位于二线,65座位于三四线城市。
从以前“农村包围城市”再到一二线城市“开花结果“”,新城还是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
无论是收租能力和运营效率上都与对手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便吾悦广场高达98%的出租率,但每平米租金仅为542元,万达广场则达到916元,更远落后于华润、大悦城、恒隆等。
而且这种模式对现金流及运营效率要求极高,回收资金周期更长、风险更大。这意味着走在老路上的新城短期内也不会有重大的战略改变。
相较于其他地产界富二代逐步上任的节奏,“黑天鹅事件”让王晓松紧急上任,或许并非是出自自愿。
有传言,王晓松和父亲存在矛盾。在王振华案件还没有最后定性前,王晓松执掌下的新城控股会不会有什么新打法还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王振华已经从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人员中退出,但他仍旧持股48.58%,为实际控制人。⑥
新城控股目前还是王振华的,不是王晓松的。
*图片来源网络,资料来源备注:
①:新京报,《新城系俩港股股价开始回升 谁是“援军”?》,2019年7月8日。
②:李莹,《2224亿元销售额,新城能否走下王振华钉下的“耻辱柱”?》,香港财华社,2019年11月06日。
③:乔迟,《火速上位的新城太子:父亲猥亵女童被拘,为求生甩卖百亿项目》, AI财经社,2019年12月15日。
④:腾讯新闻,《王振华“消失”后的新城控股,路在何方?》,2019年12月9日。
⑤:棱镜深网,《新城控股:地产黑马膨胀史》,2019年7月4日。
⑥:网易房产,《王振华退出新城控股主要人员 持股48.58%仍为实控人》, 2019年11月28日。
本篇作者 |李福来| 责任编辑 |李斌斌
主编 | 周周 | 终审 | 泥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88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