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五百年的轮回:陆逊之孙的“华亭鹤唳”之叹和李斯的“黄犬之叹”

五百年的轮回:陆逊之孙的“华亭鹤唳”之叹和李斯的“黄犬之叹”

近期,“鹤唳华亭”的电视剧很火。然而,看到“鹤唳华亭”这四个字,我突然想到了三国时东吴陆逊的孙子陆机在被斩之前的叹息。

陆家祖孙三代,都很显赫。

陆逊历任大都督、丞相,封荆州牧,死后追谥昭侯。陆逊之子陆抗也最终官拜大司马,荆州牧。他曾和晋将羊祜在长江上游长期隔江对峙,留下了羊祜送药、陆抗不疑、欣然服用的故事。

吴灭后,陆抗之子陆机出仕于晋。其弟陆云,与陆机一起并称“二陆”。“二陆”以赋做得好出名。熟悉中学历史的,对这两个人一般不会陌生。

陆机入晋后,依附于成都王司马颖,后在那场有名的“八王之乱”中,率兵讨伐长沙王,兵败遭馋被杀。他临刑前叹出了这句话:

“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这声哀叹,和几百年前,秦朝丞相李斯被腰斩前的哀叹如出一致。

秦长城

李斯本为楚国上蔡小吏,后入秦,终成帝国之相。然而,沙丘之谋后,因赵高进馋,秦二世下令将他腰斩。

被杀前,李斯也对其子叹道: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句话的有名程度,不下于李斯的另一句名言: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陆机和李斯,都离乡万里,官运亨通,也都因馋被杀。死前,他们也都是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华亭是松江的古称),想到在家乡的一些轻松写意的休闲活动。

五百年来,如同一个轮回。

相比于这两位临死才后悔的大人物,和陆机同时代的张翰就聪明多了。

他和陆机一样,都出身吴国,吴亡后,被齐王齐王司马冏征辟,来到了北方。

然而他的选择和陆机不同,下场也不同。《晋书》记载:

张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这段话在今天往往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也有人说,张翰是看时局纷乱,以此为借口独善其身。

但不管怎样,张翰的这个选择,让他在八王之乱中保全了性命。不然的话,也许历史上就会有另一个“华亭鹤唳”之叹了。

松江四腮鲈鱼

然而弃官归乡并非全然是坦途。比陆机、张翰两人晚一点,东晋的陶渊明也愤然“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乡。

这个时候,距离张翰的莼鲈之思已有一百多年。此时西晋已亡,司马氏后裔渡江建立东晋。张翰此时若仕晋,倒也不必有“莼鲈之思”之思了,因为东晋所在,已经是他的家乡了。

陶渊明辞官后,虽然也留下了恬然的传世诗篇,然而经济状况不那么乐观也是事实。

所以,功名利禄对士大夫有诱惑,功成身退而乐享晚年对士大夫也有诱惑。只不过在那样的乱世,退得越晚,风险越大,实难两全。

这中间的得失,恐怕也只有智者能够看清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214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