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学在上了大学之后,看到自己曾经的高中好友都已经开始在朋友圈秀恩爱,再回头看看自己
于是开始总结原因,认为自己之所以找不到对象,难道是因为高三以前沉迷于学习导致没有恋爱经验?又或许是因为没钱?然而上了几年大学再回首时,才突然明白自己找不到对象的真正原因:在学校里根本找不到女/男孩子!说好的到了大学就能好好谈恋爱的呢,果然童话里都是骗人
所以今天,小口袋就和大家来谈谈男女比例失衡这个让人刚开口眼泪就要流下来的话题,首先来说大学里的男女比例之差,究竟能有多大呢?
拿女生院校举例,大家都知道师范类院校的女生比例一般都很高,而其中中华女子学院凭借高达98%的含女生量遥遥领先
98%的女生比例相当于什么呢?就是当你身处中华女子学院,放眼望去,很可能看不到一个男生,唯一有可能见到的异性,可能就是校门口的安保大叔,食堂工作的打饭大爷,对了,还有给你送饭的外卖小哥
就像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全段时间也被校友戏称青城山下尼姑庵,正所谓真·女子院校,很多妹子也是在这里被硬生生逼成了汉子,抱着一桶水抬腿就是7楼
除了各大“尼姑庵”,男生院校自然也是不甘示弱,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就以87%的男生占比,荣登含男生量最多的宝座,怎么说呢,这一定是一所让人很有安全感的学校,毕竟在这所院校的师生,应该是从没遇到过小偷
在校的兄弟表示出门都是穿裤衩和拖鞋的,为什么?全是大老爷们啊!连去食堂打饭都是大爷,穿得再好看给谁看,学习和游戏是成了生活中唯一的热爱
不少同学来自心底的呐喊,怎么这些学校之间就不能互相匀一下?而如果说这两种极端差异算是个例的话,那进了综合性学校的同学就能偷着乐吗?这也不一定,比如去年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女生比例达到92%,而物理科学学院里男生占了80%
不得不说看来选专业也是一项“技术活”,有些专业本身男女比例就大,很容易变成“高单身率专业”,俗话说脱发容易脱单难,或许单身真的和你读的专业有关呢
而说起来,如果真的无数“不幸”读了一所性别比例极不平衡的学校,或者是选择了一个男女数量差距特别大的专业,那学生感受到的郁闷还真不只是恋爱这一点
比如说逃课的时候,当性别成为你的最大特征,逃课就似乎变成了一件永远不可能的事情,老师根本不用记住你的名字,如果逃课被点名的话就是“A到了,B到了,诶?那个男/女生怎么没来?”
其实归根结底,之所以会出现男女比例差距过大的情况,还是和大家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有一定的关系,多少被类似“男生理科好,女生文科好”这样的声音所影响,但不管哪种性别,都应该拥有基于兴趣的自由选择权
那么说回来大家所就读的专业男女数量如何呢?有没有因为数量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烦恼呢?大家一起来评论区说说看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0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