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目前阶段中国FOF的特征和痛点

目前阶段中国FOF的特征和痛点

1、 同质化严重

对子基金挑选的标准和条款雷同,注定可投标的有限,同质化情况严重,很难体现出FOF的优势和价值。

2、 追涨杀跌特征突出,不能科学把握机会

追逐热点,对投顾和策略是否能适应未来市场环境没有充分推敲,容易出现投资失误。

3、 较难完成对规模数量投顾策略进行分类评级

目前国内投顾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仍达不到FOF配置的数量和研判要求,注定很难实现正确的择时和大类资产配置。

4、 对资金的募集和说服力较弱

FOF的优点是风险较小、收益确定性高,但难有持续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业绩,如果整体发展需要通过说服募集管理型资金,发展周期长,资金稳定性差,择时和配置都会受资金波动冲击, 会影响FOF管理人专业能力的发挥。

5、 目前阶段绝大部分FOF都是简单的投顾堆砌

国内市场相对处于初级阶段,支持FOF的整体投顾数量、投顾质量、技术手段和投资环境都不具备,很多FOF只是过往几年表现突出的投顾堆砌,策略同质化情况严重,未来业绩表现并不乐观。

6、 绝大部分FOF机构评价维度不够深入

绝大部分FOF机构评价仍基于产品净值,未能穿透至底层交易数据,或者无力完成底层交易数据的分析,很难对投顾有专业的判断,同时对策略容量的忽略,容易配置在策略容量极限阶段,大概率注定投资回报远远不如预期。

7、 常规FOF模式容易形成双重收费,对投资人吸引力减弱

FOF管理人盈利模式依托在管理费和业绩分红,但母子双重收费,让投资人实际收益水平大幅下滑,如果FOF管理人没有实质性超越市场的说服力和业绩,难以吸引规模资金持续投资。

8、 常规FOF动态策略调整和择时能力差

对FOF管理人来说,动态策略调整、市场择时、净值择时和资金效率提高很关键,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很难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同质化的结果注定比较悲观,最后沦落到拼资源、拼渠道的境地,很难用自身专业管理能力在市场上取得江湖地位。

9、 常规FOF机构目前技术含量和技术支持手段有限

全球FINTECH趋势越来越强,FOF也难以避免,国内众多FOF机构难以满足积累技术开发所需的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样本数据和高额的开发投入,注定在长期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淘汰的速度和机率会很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7810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