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元年,九月。
西夏军在三川口取得大捷,李元昊带领大军从三川口撤兵的时候,沿途顺利攻下土门,同时安置一部分西夏军驻守于此,防止宋军反扑过来。
回到国都休整一番之后的李元昊,再一次带领大军南下进攻宋朝边境。对于西夏政权而言,宋王朝西北边境防御区域太宽,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全面性防御。
这也意味着,李元昊带领西夏军队可以从宋王朝西北边境的任何一个地方进攻,这是宋王朝和西夏政权相互攻伐的一个最大弊端。
横跨太宽,这也是宋王朝致命的短板所在。
李元昊这一次将进攻目标盯在了泾原三川寨。
因为当时镇守延州城的守将为范仲淹,范仲淹刚刚抵达延州城,就火速下令整顿军务,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被战争摧毁的各地营寨。
不仅如此,范仲淹还加紧了对于延州城士兵的操练,昼夜练兵,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延州城的防御也比三川口战役之前更加严密。
他还下令租用了河中、同州、华州三地的土地,作为军资供应地,让延州的兵士自给自足,解决了西北战区的军资补给问题。
李元昊进攻三川寨的消息传来,宋将杨保吉带领宋兵拼死抵抗,战死在三川寨。
宋军迎战西夏军失利的消息很快就在泾原传开,泾州都监王珪带领着六千骑兵火速从瓦亭寨奔袭救援。
可是,王珪刚刚抵达狮子堡就被西夏军队团团包围,西夏兵将王珪包围起来却没有选择主动进攻,而是选择和王珪的六千骑兵对峙。
深夜之中,王珪带领着帐下六千骑兵突然冲进了西夏军的包围圈,连杀两名西夏军的将领,包围在狮子堡的西夏军军心大乱。王珪带领宋军和西夏兵厮杀三日,以战死士兵五千多人的代价,终于打退了西夏军队。
王珪取得大胜,按道理来说应该直接冲向三川寨继续进攻西夏军队,以解三川寨之围。然而,这一次王珪选择了后撤,全军安然撤回了瓦亭寨。
因为,此时的王珪发现,竟然没有其他军队救援三川寨,自己刚刚在狮子堡大战一番,士兵们本来就已经疲惫不堪。
如果此时继续引兵救援,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更何况,其他各路守军干吗的?都在看戏吗?
愤愤不已的王珪最终选择了撤军。
王珪这一撤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三川寨、狮子堡南北南翼两个重要的据点被李元昊带领西夏军顺利攻破,整个战局的天平开始瞬间朝着西夏军倾斜。
拿下这些营寨的李元昊两路夹击,朝着镇戎军冲杀过来。
镇戎军形势危急,镇守在这里的主帅韩琦迅速调整作战部署:
- 韩琦带领军队在镇戎军防御西夏军,防止西夏军继续前进
- 任福火速调集秦凤、泾原、环庆三地的兵力,突袭西夏后翼重镇白豹城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韩琦没有选择倾其全部兵力驻守镇戎军,而是征调主力大军攻打西夏的白豹城,他的目的何在?
其实,我们只要看一下白豹城所处的位置就能够明白韩琦这样做的目的。
白豹城位于宋王朝西北四大区域地秦凤、泾原、环庆、鄜延的北翼要地,更是控制环庆、鄜延两地的中心据点,占据这些恰恰能够强行切断西北四大区域的联络,还能够随时发动进攻。
说白了,这白豹城就是李元昊在宋王朝西北地区中镶嵌的一个铁钻头。
宋将任福在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他就知道任务艰巨,西夏兵即将逼近镇戎军,韩琦不惜调动三地兵力供他攻打白豹城,这简直像极了一场军事赌博。
接到命令的任福带领大军迅速挺兵奔袭北上,昼夜不停急行军三百里之地,终于顺利抵达白豹城。
抵达白豹城任福火速下令让大军休整,深夜之中,先锋将令武英带领军队扑向白豹城。宋军从深夜开始攻城,一直到了黎民时分才顺利攻占白豹城。
任福下令将这里的军资尽数焚烧,纵火烧城而去。
准备进攻镇戎军的李元昊听到右翼发生战事,白豹城被毁,急忙下令撤军,回到了兴庆。
宋军值此大胜,在西北战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夏竦火速派遣韩琦前往汴京,向宋仁宗赵祯请示是否趁势进攻西夏。
韩琦抵达京城之后,提议宋军应该携胜利之姿集结西北所有兵力进攻西夏,宋仁宗赵祯和朝臣商量一番后,同意了韩琦的进攻计划。
可是宋仁宗却仅仅安排了两个人,在来年二月合力进攻西夏:
- 韩琦带领泾原兵力,进攻西夏
- 范仲淹带领鄜延兵力,进攻西夏
可是宋仁宗虽然同意了两路进军的计划,范仲淹却不干了,范仲淹所驻守的鄜延历来为西夏和宋王朝通贡的贸易通道,一旦联合进攻西夏,这也在向西夏表示两国彻底断绝往来,这是要将西夏逼上绝境啊!
宋仁宗听了范仲淹的话恍然大悟,干脆只让韩琦带领着自己的驻地的兵力直接进攻西夏。
康定二年,二月。
宋军出战远征西夏的日子到了。
可是,对于韩琦而言,这根本就不是宋王朝的西征战役,这压根就是韩琦一个人的战役。宋仁宗口口声声的说支持这场战役,到头来,能够真正作战的仅仅只有韩琦的军队,甚至连基本的物资军需都没有支持,而是下令让韩琦自己在西北地区筹措军粮。
这仗怎么打?
韩琦对于宋帝的愤怒自然不言而喻,其实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得出来,此时宋王朝朝野上下武将的地位已经荡然无存,朝堂大臣可以随意左右战争的发起,武将们压根儿就没有机会真正的为宋王朝抛头颅、洒热血。
宋太祖赵匡胤费劲心血横扫六合缔造的宋王朝,开始以一种极度恶化的方式开始发展。文臣掣肘武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在战争年代,这样的掣肘关系只会让宋王朝一步步的朝着病态的方向发展。
文强武弱的时代彻底来临。
这或许是一个王朝悲剧命运的真正开始。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8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