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晚清状元宰相翁同龢:后人向美国捐赠183件文物,你怎么看?

晚清状元宰相翁同龢:后人向美国捐赠183件文物,你怎么看?

说起翁同龢,在清末历史,甚至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个知名人物。

不但源于他27岁以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开始为官生涯。

更因为同时担任过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堪称两朝帝师,荣耀无限,引人注目至极。

一生清廉为官,两袖清风,为赞同和反对他的人都表示同意,世所公认,是清朝清流派的领袖,清流派主张"厉以风节",反对贪官污吏;敢于揭露弊政,甚至有时还直接指责慈禧太后。

可以说一生基本没有污点了,在对外方面,也支持维新变法,富国强兵。

作为皇帝的老师,可以说是坚定的爱国者了,然而他的后人做的一件事,就惹人争议了。

在2018年12月13日,一个重磅新闻震惊了世界。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在其官网宣布,接受了史上数量最多且意义最为非凡的一批中国书画捐赠——翁万戈家藏。

这批捐赠文物共有183件,该家族收藏共传承了六代人之多。执行此次捐赠的是今年100岁的翁万戈及其家人。

翁万戈,翁同龢的五世孙,也是美国著名的华人社会活动家,八十年代曾任对中美文化起过积极推进作用的华美协进社的主席。

翁先生于193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次年,中日战争爆发,上海很快沦陷。

为了能完成学业,翁先生于1938年赴美在以工程著称的普渡大学留学,并获该校工程学学士和硕士。

之后取得了美国绿卡,并生活至今。

从四十年代初起,翁先生开始了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工作,数十年来,翁先生参与拍摄和独立制作了数十部教育片和纪录片,向西方介绍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中国佛教》一片(1972)曾在1973年亚特兰大国际电影节获金奖。

2018年7月28日,翁先生于自己百岁诞辰当天宣布向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捐赠183件文物,为该博物馆接受的史上数量最大的一批中国古代文物。

在过去的10年间,他曾向该博物馆捐赠过21件文物,其中包括清代画家王翚的《长江万里图》。

等于总共向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捐赠的文物多达200多件,且件件价值非凡,说成是国宝也不为过。

翁氏家族在清朝时是个名门望族,世受皇恩,翁同龢的崛起,得益于其父翁心存。

翁心存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后为同治帝师。

自此,翁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称“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

在道、咸、同、光四朝,翁氏两代累任高官。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以27岁中一甲一名进士后,便擢任翰林院修撰。同治四年,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为同治师傅,前后教读九年。

同治病逝后,光绪继位,慈禧又命翁同龢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帝师傅。是名副其实的两朝帝师。

从教授光绪启蒙识字到被撤职回乡,翁同龢与皇帝之间以师生关系相处长达24年。仅凭这层关系,翁同龢定能在晚清内政外交中发挥重大作用。累至六代,因此留下了许多价值连城,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

翁先生却毫不吝啬的翁氏家族的文物收藏全部捐出去了,捐给了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管,可以说是大手笔。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不免为此议论纷纷。都说怎么不捐给我国,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认为,这个结果,虽然让国人抱憾,但也不必苛责,“现在是人家是美国公民,东西是美国公民的私人财产,捐给谁人家有自己的考虑,我们无权置喙。波士顿博物馆技术条件良好,未尝不是文物的好的归宿。”

但更多的人则认为,目前中国对文物前所未有的重视,国有博物馆保存条件也非常之好,这些文物是当时文物是国家混乱时出境的,如果到现在,未必可以出境,

因为这些并不都可以理解为私人收藏,更是国之重宝,翁氏家族把这么多国宝无偿捐给美国,而多年前给上海图书馆的古籍却是通过拍卖收取了450万美元,两相对照,让人多少不是滋味。“中国文物在国外就一定被善待吗?未必,英国收藏的《女史箴图》就被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还有读者朋友说:“前两天去清华大学博物馆,看日本一美术馆馆藏的西方油画,人极多。我跟女儿说,西画在中国几乎没有收藏,来到中国不容易,要抓紧去看。

看了翁家捐赠美国如此多文物,郁闷啊,中国书画、祖宗的宝贝,想看的话,也得去那么远的波士顿看。要是一辈子不去波士顿,还就无缘得见了。”

翁氏家族最著名的成员当属翁同龢,他是清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状元宰相,且两入军机,又身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晚清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就像很多文官一样,翁同龢酷爱艺术品,由他承接其父翁心存的收藏并逐步积聚而遂成大观。这些文物收藏品,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是翁同龢的心血之作,有他当时的收藏,还有翁同龢的书法,绘画等文物。

有资料介绍说,翁万戈是翁同龢的第五代嫡孙,今年91岁,家住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他在郊区的住所几十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国艺术的爱好者前去参观。翁万戈现已退休,一直制作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教育的电影。

他本人是一位收藏家、诗人、艺术家。他说他承袭了家族的艺术爱好和历史意识。

"如果没有历史意识,怎么会收藏这么多年呢,历史意识在六代人甚至历时更长的收藏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支柱。"

据翁万戈介绍,由于翁同龢没有子嗣,他的家藏均传给他哥哥翁同爵过继给他的儿子翁曾翰。

在之后的翁氏世系传承中,又有两人因没有子嗣,均从翁同龢另一个哥哥翁同书那一支的血脉里,过继给孩子来继承。这样就辗转来到了翁万戈老人手中。

这么说来,翁万戈老人并不是翁同龢的嫡系子孙,是略带支系的,他的这个做法,不知道作为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两朝帝师的翁同龢,是否会同意呢?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对此读者朋友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本文由历史天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8846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