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目中,唐朝是古代最有魅力的朝代。唐诗意境优美,传唱至今,而有不少发生在唐朝的爱情故事,也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这里有五个唐朝的爱情小故事和大家分享。故事的主人公有诗人崔护、宫女士兵、宁王宠姬、尉迟恭、房玄龄等,故事都很短小,但韵味十足。
一、《崔护春游求饮 竟得女子为妇》
唐德宗贞元初年,博陵(今河北定县)举子崔护举进士不第,清明日独游长安城南。
走到杜曲附近时,只见一座农家庄院草木繁茂,桃花盛开。他想讨口水喝,便上前叩门。
一会儿,有位年轻女子从门缝朝外看,问:“谁呀?”崔护通报了姓名,说:“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那女子开门请崔护进去,搬来坐椅,端来热水,靠着一棵桃树,脉脉含情。待他告辞时,那女子送到门口,两情依依。
第二年清明时节,崔护想起,情不可抑,又特地寻找到这块地方。虽然门墙如故,桃花依然,但大门紧锁,悄无一人。
他不胜怅惘,便在门扇上题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后署名:博陵崔护。
几天后,崔护偶然路过城南,又来到那所庄院,却听见院中传来老翁的哭声。
他叩门而入,老翁问明他是崔护,痛哭失声道:“君杀吾女!”
他很吃惊,细问其详,原来那女子知书达礼,还未许人。自去年清明后,精神恍惚,若有所失。
今年清明出门归来,看到门上题诗,痛哭不已,一病不起,已绝食数日,这会儿正躺在床上,气息奄奄。
崔护被女子的深情感动得流下泪来,抱住女子的头说:“我在这里!”
那女子睁眼一看,面前竟是她日夜思念的人,病顿时好了一半,不几天就痊愈了。老翁就把女儿嫁给了崔护。
(《本事诗》《唐诗纪事》卷四〇)
二、《皇宫边塞何其远 诗为媒妁得团圆》
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家给守卫边塞的士兵发放棉衣,这些棉衣都是宫女们缝制的。
有一个士兵在棉衣中发现了一首诗,其诗云:“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
这个士兵将此事禀报了主帅,主帅又将此事报告了皇上。
皇上命人拿着这首诗询问宫女,并说:“作诗之人不要隐瞒,这不会治罪的。”
有一宫女承认诗是自己写的。玄宗皇帝很哀怜同情她,就将她嫁给了得到这首诗的士兵。
边塞士兵听说这件事后,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本事诗》)
【唐玄宗】(685 — 762 )即李隆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延和元年(712 )受禅即位,“安史之乱”暴发后,出奔蜀中。至德二载(757 )回长安,不久抑郁而死。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世称唐明皇。
三、《宁王强娶美色 娇女不忘贫夫》
唐玄宗时,有个卖烧饼人的妻子,长得白白净净,娇媚无比。
宁王李宪无意中看到,爱慕她的美貌,便送给她丈夫很多财物,将这女子强娶回家。
宁王家有宠姬数十人,唯独最喜爱这个女子,让她享尽了荣华富贵。
一年以后,宁王问女子道:“你还想念你从前卖烧饼的丈夫吗?”并把卖烧饼的喊来,女子对着前夫,泪流满面,难以自制。
当时在座的有十几个著名文人,都被这女子所感动,宁王见这女子不忘旧情,便让她跟着卖烧饼的回家了。
(《唐诗纪事》卷一六,《本事诗·情感》)
四、《尉迟恭富不易妻 唐太宗明义收言》
尉迟恭深明大义。一次,唐太宗对尉迟恭说:“我准备把女儿嫁给你,不知你是否称心?”
尉迟恭婉言谢绝道:“我的妻子虽然浅薄丑陋,但我们夫妻和睦,感情很好。我常听说古人有句话,‘富贵而不抛弃结发妻子,是一种好的品德。’我很愿意做这样的人,请您放弃这个恩典吧。”随后连连叩头推辞。
唐太宗嘉奖他做得对,收回了自己的话,不再坚持嫁女给他了。
(《隋唐嘉话》卷中,《唐语林》卷五)
【尉迟恭】(585 — 658 )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隋末从刘武周为将,后降唐。武德九年(626 ),助李世民夺取帝位。累功封鄂国公。卒谥忠武。
五、《心嫉妒不容纳妾 性刚烈宁饮毒酒》
房玄龄夫人嫉妒心极强,唐太宗准备赐给房玄龄一美人,玄龄怕妻子,屡辞不受。
太宗便叫皇后召见房夫人,告诉她当今纳妾是有常规的,房夫人执意不听,皇上就派人对她说:“你愿意不嫉妒而生,还是愿意嫉妒而死?”
房夫人回答说:“我宁愿嫉妒而死。”
太宗便叫人倒了一杯酒给她说:“既然如此,就喝了这杯毒酒吧!”
夫人接过酒,一饮而尽,一滴未剩。
幸亏杯中是醋,不是毒酒。
太宗见此,叹道:“我都害怕见到这样的人,更何况是房玄龄呢?”
(《隋唐嘉话》卷中)
【房玄龄】(579 — 648 )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隋末任隰城尉。后降唐,太宗时长期为宰相之首。有政绩。
以上五个故事均选自《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中国历代文人风趣小故事全集》(全10册)
10卷本,包含2282篇历史小故事,668个重要历史人物,215幅中国传统名画插图。从不同侧面展示历史“文人”这一最具声色的阶层。
他们或正或邪、或忠或奸、或智或愚、或雅或俗、或庄或谐、或经或诞的人物形象及其品格、情性、风貌跃然纸上,令人读来或肃然起敬、或忍俊不禁、或嗤之以鼻。
既富有历史掌故的知识性,又具有浅阅读的趣味性,
意味兼备,趣味十足,怡情怡性,老少咸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1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