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千古流传,家喻户晓,深思一下,当时的曹操官位、兵力、权势都不大,为何能够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趁机成就了曹魏政权呢?
说来话长,曹操挟持的天子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汉献帝幼儿时期就做了皇帝,最初由皇太后及其舅舅辅政,在宫廷斗争中,皇太后一党被董卓打败,董卓挟持了汉献帝,当时的都城在洛阳,董卓心血来潮,把都城迁到长安(现在的西安),一把大火烧毁了洛阳都城,火势三月不灭,可见其惨烈程度。此后汉献帝就历经持续地宫廷政变,王允设计杀死了董卓,董卓部将李榷、郭汜又杀死了王允,这个时候,汉献帝十六岁了,算成年人了。长安都城在大臣争权夺利的争斗中又被毁灭了。都城又从长安迁往洛阳附近,说是迁都其实就是逃难,可怜的汉献帝连马都没有,带着伏皇后徒步逃难,皇后牵着汉献帝的衣裾,步履艰难,好不容易逃难到洛阳,因为都城被董卓毁掉,一帮大臣连住的都没有,就在残垣断壁上过夜,没有吃的食物,汉献帝下诏让各路诸侯进贡粮食,没有一个诸侯搭理他,可以说,皇帝的威望已经荡然无存了,许多大臣重要的工作就是出去找粮食,也有许多大臣相继饿死。这个时候,有大臣提议,让袁绍、袁术这些影响力大的诸侯来洛阳护驾,可是袁绍、袁术都不愿意,也不搭理汉献帝。当时汉献帝身边有个重臣叫董承,和曹操私交极好,建议曹操来洛阳护驾。曹操身边的谋士建议曹操把天子带到许昌,远离洛阳,一方面可以避开洛阳的一帮大臣,另一方面,许昌又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之地,曹操有更大的控制权,曹操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前去洛阳护驾,汉献帝在走投无路之际,唯一的选择就是接受曹操的帮助,否则,身边的那帮大臣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真不知道汉献帝何时才能安稳,估计灭亡的更快。曹操在洛阳没有待多长时间就带着汉献帝去了许昌,就此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也开启了曹魏江山的序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7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