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汉武帝破碎的盛世帝国:真正的汉武盛世

汉武帝破碎的盛世帝国:真正的汉武盛世

驼铃声漫漫,三万里黄沙赴轻云;唐旗不坠,霜星寒月照耀帝国。从西方大漠直到浩瀚大海,从日本海到帕米尔高原,从天主到夫子,从大漠南北直到大海,皇帝的权威如日中天,瑰紫宁远的群星见证了天朝的故梦与上国的荣光。

但是盛世烽烟的悄然而至,米脂流白的文景之治如同被戳爆的气球,帝国荣光与天朝故梦都变得遥不可及,只有孤悬帝国万里之外的古老城邑见证了故梦与残月。

今天读来的是本人的读书笔记,可能有错漏,敬请谅解。

——小麦ll

历史教科书中提及汉朝,必然提到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接下来就是元哀诸帝以及王莽篡政。这几个关键点背一下几乎可以说是掌握了西汉朝的基本脉络。

这几个关键点中既有文景文治类型的皇帝,武帝这样开边拓疆的武治皇帝和昭宣这样文治武功齐全的皇帝,他们都各自拥有各自的拥磊。尤其以武帝为重,毕竟虽远必诛这种词听听都很给力,但是我并不是很推荐将武帝时代称为盛世。

以下原文来自于史记、汉书:

司马迁在孝武帝本纪开头就有一段话:

元年,汉兴已六十馀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召案绾、臧,绾、臧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就是汉武帝小年轻,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皇帝,想让天下诸侯按照儒家礼法来朝拜皇帝,于是就召集了一些儒生想要改变规矩,但是窦太后就不吃腐儒那一套,全给杀了。(我说他们腐儒真没错,连管权的是谁都没搞清楚,就跳出去搞事情,把自己弄死了。)

这个事嘛,就是皇帝以及掌权者用自己的喜好肆意打压扶持不同学派的学者的事,只不过那几个可怜的儒生刚好赶上了,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事太多了,帝制中国就在也没有了百家争鸣。也没有能够幸运的摸索出古希腊哲学一样通往现代世界的文化成果。

其後,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

文景时代经济发展十分可观以至于汉武帝时代有钱荒,所以汉武帝很聪明就用祥瑞这样的迷信借口搞出了鹿币这样的东西。这个鹿币可以说是不用纸的纸币,几乎是领先一千多年的好东西。

但学过经济学的读者一定都知道,纸币钞票的发行需要国家信用的背书,才能保持他一定的价值。不然肆意超发货币带来的剧烈通货膨胀会是比赋税更可怕的东西,但遗憾的是几乎算是发明纸币的汉武帝却没有学过经济学,他只是用了几张鹿皮以及皇帝的权威肆意敛财,用来支持他穷奢极欲,穷兵黩武的统治。而不是用纸币缓解钱荒,继续支持文景以来的商业发展。这才是武帝最大的遗憾。

夏六月,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诱致单于,欲袭击之。单于入塞,觉之,走出。六月,军罢。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这事也很明显就是汉武帝刚刚执掌帝国,想要打击下匈奴树立皇帝的权威,于是王恢因势利导进言皇帝并得到了一次机会,不过比较遗憾的是汉武帝认为皇帝的权威必须要一个人头来树立,不是单于就是大将军。就是王恢运气不好罢了,这个汉武帝认为皇帝权威高于他的人头。

接下里的就是打击匈奴、南越,大宛等西域小国,数十年里征战未停,为了维持帝国和军队,盐铁垄断,均输,告缗的出台,偌大的汉帝国连个中产阶级都没有了,这可是秦始皇都没有办到的事情。

上史记,下汉书

孝武纂极,四海承平。志尚奢丽,尤敬神明。坛开八道,接通五城。朝亲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传声。迎年祀日,改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边兵。日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这是司马迁写在结尾的话,大意就是汉武帝刘彻仗着家里爹妈有钱,生活上这么腐败怎么来,还喜欢搞封建迷信,各种被忽悠,大江南北都跑遍了,屁都没搞到,还喜欢跟人打架,偌大的帝国一直跟他死命折腾,弄到最后几乎所有人破产,家家户户谁没死个人啥的,反正就是很惨。国内教科书貌似没有采纳这个说法而是汉书雄才大略的说法。

这是汉书:

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大意就是刘邦很牛逼建立帝国,文帝景帝也不错,但最好就是刘彻,给了我们儒生这么高的地位,他一定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我们一定要好好夸他!

致读者:

学史并不能有助于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待遇,因为我们知晓的一切不过是人类安然逝去的过去而已,现我们并不能知晓如何获得现世的安稳以及未来无限的可能。

只有当我们知晓过去曾经犯下的错误,我们才能在茫茫无垠的时间与世界中找到我们的道路,学史之目的不在于创造未来,而是避免过去。

这也是我准备为大家带来的,一群历史的观察者对于那些人类历史中最伟大、最黑暗时刻的观察理解,我会为您带来时代最前沿的新观点,欢迎订阅、转发,爱你们。

——EBKU书评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736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