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在家里血糖控制不好而住院治疗,住院后医生并没有更改原来的治疗方案,血糖却很快得到控制,但回家里以后血糖又回升至原来的高水平。
在医院的时候血糖控制的还蛮好,可是一出院血糖就不听话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饮食、运动、用药等因素的影响:
1、饮食的影响
住院期间糖友的饮食在医生和护士指导下,在周围糖友的监督下能做到食物的合理搭配,定时定量进餐,血糖波动不会太大。回家后那些住院时的指导、监督没有了,全靠自己的自觉和自律,这对于那些意志力强、自律性强的糖友来说还能够做到。饮食要定时定量,但对于大多数的糖友来说却很难做到,结果是进餐量每餐不一样,进餐时间随意更改,最后导致血糖升高。
2、运动的影响
运动量不足是影响血糖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说到运动广大糖友都深有体会,餐后及时运动血糖会下降2-3mmol/L,但是做什么样的运动、怎样运动不是所有糖友都能掌握的。一些糖友,特别是退休在家中无事可做的老年糖友,出院后生活方式懒散,作息时间不固定,每天只是做些轻微的家务活,经常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看书报等,或长期久坐,最后导致血糖升高。
3、用药技巧影响
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用药技巧都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住院期间用药,有医生、护士及药师为糖友关注药物使用的方法、吃药的顺序和药物使用的配伍禁忌等,保证血糖的平稳。出院后糖友不能按照医生交待的药物使用方法、顺序及配伍等用药,导致血糖控制不好。
还有的患者自行将药物减量,有的长期不查血糖,以致血糖升高后原来剂量未及时调整,会因药物剂量不足,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
分享一个真实的病例
患者王某某,男,34岁。
身高1.70m,体重94kg,体重指数32.53
“三多一少症状”持续4个月,在家测得空腹血糖14.55mmol/L,餐后血糖18.88mmol/L。
入院时检查:
随机血糖15.6mmol/L
尿常规:尿糖(+++) 酮体(+)
糖化血红蛋白12.5% 血钾3.25mmol/L
OGTT示:空腹血糖6.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93mmol/L
超声提示:轻度脂肪肝,血管超声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
神经电生理:符合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轻度)
诊断:
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脂肪肝(轻度),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结果:
患者住院17天,经补钾,降糖,纠酮治疗后,酮体(-),血钾升至正常,胰岛素的起始剂量39U,出院时已调整至12U,血糖控制平稳,空腹4.4-6.2mmol/L
随访结果:
仍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控制血糖,体重持续下降至79kg,体重指数27.34.
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6-7.4mmol/L
这个患者依从性好,血糖也控制得不错。
总结:住院治疗时间与院外的时间相比,永远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血糖能不能控制好,关键还在于能不能管住自己,要想有一个跟住院期间一样的血糖,一定要做到,用药遵医嘱,管好嘴,迈开腿。
#关注糖尿病##每10人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头条健康@健康真相官
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自控力,私信“一万步”跟我们一起,每天一万步,走出好血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7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