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万维网之父蒂姆:发明了第一个浏览器,成果免费开放给所有人使用

万维网之父蒂姆:发明了第一个浏览器,成果免费开放给所有人使用

你知道上网的时候,输入网址,为什么开头是www.吗?

这就要问一个人了——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堪称“比乔布斯还厉害的存在”。

喝一杯咖啡,就能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浏览器

www其实是统称意义上的web浏览器,人们可以通过登陆浏览器查找需要的信息。

这一点在现在看来稀松平常,但在这之前,计算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比如说,在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人需要某人电话号码,怎么办?

只能一个一个去问,问到了找地方记录下来,下次再翻阅记录查找。其他人想要这个人的电话号码,也只能如此,过程非常麻烦费力。

问题来了:就不能有一个地方,能储存所有信息,并且所有人都能登录,登录之后随时查看这些信息吗?

答案是:在伯纳斯之前,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伯纳斯的爸爸老伯纳斯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受他的影响,伯纳斯从小就开始“玩”计算机,上面说的这个问题也让他一直很苦恼。

直到有一天他端起了一杯咖啡。

那是在伯纳斯工作的实验室里,有一天伯纳斯工作累了就走出实验室来到了走廊上。正是盛夏,站在走廊上可以看到实验室外盛开的紫丁香花丛。

看得出来管理人员将这些花朵养护得很好,所以花朵开得繁密茂盛,一阵阵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伯纳斯摇了摇手中的咖啡杯,正准备小酌一口的时候,他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

人为什么可以闻到花香和咖啡的香味呢?因为人脑中有相互关联的神经系统,他们可以传递信息。

花香进入鼻子,人体的传感器发出信号,经过神经系统传输给大脑,大脑中枢系统就可以调动管理嗅觉的神经,并进行传递信息“丁香花很香”,或者是“咖啡的味道很好”。

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接收器发出信号,并让人感受到这种香味。

信息传输完成了!

伯纳斯非常惊喜:既然人可以这样做,为什么电脑上的文件不能经过互相连接形成超文本,方便所有人接收和查看呢?

说干就干,风风火火的伯纳斯投入工作,准备将这个“来自于咖啡和丁香花”的大胆想法变成现实。

终于,时间推进到1989年,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和第一个WEB客户机产生了

这个服务器最初在伯纳斯的工作使用,虽然条件简陋,只能查询每个研究人员的电话号码,但是总体来说已经是一个超文本浏览编辑器了。

伯纳斯也给它取了个名字——World Wide Web,也就是我们现在输入的网址开头WWW。

万维网之父:我想把地球连接起来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发明万维网的蒂姆·伯纳斯·李在巨大的舞台上,用电脑把一条简短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出去:“这属于每一个人”。

蒂姆·伯纳斯·李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发明成果免费公开给所有人使用,他的举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

那么伯纳斯是如何与计算机结缘,并发明万维网的呢?

蒂姆·伯纳斯·李爵士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计算机科学家。凑巧的是,这一对夫妻都参与了世界上第一台商业电脑——“费兰蒂·马克1号”的建造。

受父母的影响,伯纳斯·李从小就对计算机倍感兴趣,经常摆弄各种零件器材。

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很喜欢玩火车模型,还会制作一些电器元件来控制模型。后来他对其他电子设备也开始产生兴趣,大学时还曾把一台旧电视改造成一部电脑。

计算机学家蒂姆·伯纳斯·李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蒂姆进入著名的由欧洲原子核研究会建立的粒子实验室。

在这里年轻的蒂姆发现自己的工作极富挑战,那时实验室的每部电脑都存储着不同信息,研究人员如果要获取特定信息就要到相应电脑上登录才能完成。

蒂姆回忆说:“你有时要学习使用每台电脑上的不同程序,很多时候这么做的效率还不如在喝咖啡时面对面直接交流。”

蒂姆·伯纳斯·李工作中


大学期间,蒂姆曾编制成功了第一个高效局部存取浏览器"Enguire",通过找到一个"点",来向其他的各个不同的点传输、交流信息,就好比人脑,能够透过神经传递、自主作出反应。

当这个小的目标实现之后,伯纳斯·李不再满足于眼前的成果,他开始把目光投向于“全球化”。

他想要建立一个全球范围的信息网,以彻底打破信息存取的壁垒,把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让人们即使在世界各地也能够通过计算机联系在一起。

工作中的蒂姆·伯纳斯·李

伯纳斯·李在1989年3 月,第一次向上司递交了立项建议书,其中的许多概念与之后的万维网已经很接近了。

而这份名为《关于信息管理的建议》的文件,就是万维网的起点。

天才为什么是天才?因为他们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看世界

正如上文所说,蒂姆·伯纳斯·李的父母都是数学家,工作中频繁用到计算机,才有伯纳斯从小就接触计算机,并产生兴趣的可能。

所以,不得不说,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也有这一对引人注目的学霸“父子兵”——凡正阳和他的爸爸凡广宽。

其实这对父子能够杀入百强并不意外,父亲凡广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名电力高级工程师,学历智商都非常高。

在父亲的影响下,凡正阳小小年纪也在计算机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小学时期就获得第三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现场编程小组一等奖

说起对儿子的教育,凡广宽有自己的办法。他经常陪凡正阳一起学习、玩脑力游戏,擅长物理的他还会和儿子探讨物理难题。

在爸爸的培养下,凡正阳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很爱动脑筋。

在比赛中,凡正阳展示出的处变不惊的态度和清晰的思路,以及在赛场上极强的观察推理能力,都让观众和评委赞叹。

最终,他也从初试排名第55名逆袭到了第10名。

如果不是父亲的培养和支持,也许凡正阳不会爱上编程,也就不会从中获益,在高手云集的比赛中脱颖而出。

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但是道理还是那一个:谁都希望孩子成才,但是孩子的成才更多在于父母的教育。

子不教,父之过。

从今天起,先让自己成为努力上进的爸爸妈妈,再带着孩子一起成才优秀的人。

参考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ScVrQuZJYyauQnigAixLw

https://mp.weixin.qq.com/s/Ov3sqVJIeKT0WaRiEUSyMQ

https://mp.weixin.qq.com/s/t5wDM3EZkY4NpNL4Gxca2Q

https://mp.weixin.qq.com/s/MMQ6dvJiht16qJTflTO_Vg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23869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